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尤利烏什·斯沃伐茨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尤利烏什·斯沃伐茨基

尤利烏什·斯沃伐茨基(1809-1849),國籍白俄羅斯,波蘭詩人、劇作家。他對波蘭文學的發展作出了 貢獻,是僅次於密茨凱維奇的波蘭第二大詩人。代表作品《揚·別列茨基》《科爾迪安》。

主要作品

《揚·別列茨基》、《科爾迪安》

生平/評價

尤利烏什·斯沃伐茨基,波蘭詩人、劇作家。1809年9月4日生於克熱米耶涅茨(今屬白俄羅斯)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維爾諾大學教授,在他5歲時死去。母親酷愛文學,對他影響較深。1824至1828年在維爾諾大學法律系學習。1829年去華沙。他在大學期間開始寫詩,早期詩歌充滿感傷情調。

1842年,斯沃瓦茨基受到托維安斯基的宗教神秘主義的影響。這期間寫的《莎樂美的銀夢》、《馬列 克神父》和長詩《精神之王》,都帶有這種神秘主義色彩。後來國內民族解放鬥爭高漲,他脫離了宗教團體,聲援革命。1845年寫的《對〈未來讚歌〉的回答》一詩, 駁斥了齊·克拉辛斯基反對革命、主張復古倒退的觀點,指出「只有農民革命,才能使波蘭從奴役中解放出來」。他還抱病回國,參加了1848年波茲南起義。後又去法國,1849年4月4日死於巴黎。

斯沃瓦茨基的詩歌形式優美,想象豐富,語言生動; 他的劇作也有一定的影響。他對波蘭文學的發展作出了 貢獻,是僅次於密茨凱維奇的波蘭第二大詩人。[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