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尖米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尖米丸廣東潮汕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是用潮汕優質稻米做成的圓形兩頭尖的米類小吃。糯米、尖米,均為大米。平時潮汕人煮飯吃的米,潮人俗稱「尖米」。 尖米丸烹調工藝講究「清、鮮、巧」風格,以丸體鮮嫩爽口,湯味清美香醇,製作烹調工藝獨特而世代受到人們喜愛[1]


歷史文化

早在120多年前的清光緒年間,揭東縣炮台鎮街道上已經成為繁華的商埠,位於鎮中心的關爺宮前米市活躍興旺,10餘家小食攤擋競爭激烈。為招徠生意,新寨村民吳成敬、吳書信兩家小食攤,別出心裁地創製出以當地特產尖米(即大米)為原料,丸體兩頭尖,形似尖米的小食品,烹調為湯,別具風格,一時顧客盈門,轟動市井。尖米丸老闆還具澤世濟貧的寬闊胸懷當時, 「尖米九店,因經營尖米丸出了名,賺了錢,樂善好施,每有窮困鄉下人到店討吃,店主都施以稀飯,灑點豉油滷汁,或是配點零碎魚肉之「旦」一類的東西,吃後無不連連稱謝。賣尖米丸的老闆和夥計們常把店裡的零碎魚肉凍拿給窮人們吃。稀『湆』配『旦』免錢,正顯示尖米丸老闆的扶貧濟困界![2]


做法

選用當地精細的大米,先在清水中浸泡3至4小時。
撈起放於石磨,輾成米漿,取紗布將米漿過濾,除去粗雜質,然後倒進鍋里加溫,邊用木棒攪拌,至水溫六、七十度後轉為慢火,煮成糊狀,冷卻凝成塊狀,配三分之一生漿,揉捏成團,再取事前鑿滿直徑0.5厘米小圓孔的木板,置於盛清水的鼎上,慢火加溫。
即將漿團放於木板上揉搓,用力壓其順小圓孔滴滴漏下鼎中,因漿團半生不熟,擠下圓孔的丸體每段約2厘米,兩頭墜縮為尖狀,落鼎煮熟,便成為小巧玲瓏的尖米丸。 因其製作經過10餘道工序,十分精細,丸體柔韌潤滑,略有彈性,煮湯倍感爽嫩可口。
尖米丸烹調工藝講究「清、鮮、巧」風格。丸體佐料保持新鮮,先將丸體在清沸水中泡過,再匯入滾燙的豬骨原味湯,加上肉片、魷魚、墨魚脯、蝦仁之類佐料,調以胡椒粉之類配料,最後,在清湯麵上撒下幾片青翠的香菜或蔥珠,與潔白的丸體和鮮艷的肉片,構成和諧的色調,清美的味道,美觀的造型,令顧客讚嘆不已,在品嘗之餘,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是稻米之鄉——潮汕的著名地方小吃[3]


視頻

Life-zone第二期_尖米丸

參考文獻

  1. 尖米丸,快資訊,2019-05-20 22:24
  2. 揭陽美食——尖米丸 ,搜狐網,2018-08-11 19:49
  3. 尖米丸,香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