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高莊動物聯歡集錦之​魚咬籽、鱉瞅蛋(許衛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高莊動物聯歡集錦之​魚咬籽、鱉瞅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小高莊動物聯歡集錦之​魚咬籽、鱉瞅蛋》中國當代作家許衛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高莊動物聯歡集錦之​魚咬籽、鱉瞅蛋

小高莊東邊有一條小河,南北走向,直通濉河。小高莊不把它稱之為河。因為它處在小高莊東面,大家一致叫它東溝。每到春天三月,河邊淺水裡水草閃着亮光出世,春水淹沒它們一半的身高,大約五寸吧。如果夜來春雨,清早又陽光高照,這時你會聽到那水草里稀里嘩啦的響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你是趁火打劫的人,你只要簡單的工具就可以捉住很多的魚——因為這是魚在交配,已經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根本想不到黃雀在後。我們把魚交配謂之魚咬籽。

魚咬籽都多在淺灘里,魚的身子大半露出水面,它們聚集在一起,好似集體淫亂,看上去打得血肉紛飛,一片混亂,把清凌凌的水面都搞得渾濁一片,他們這樣劇烈的活動似乎才足以使魚籽得到陰陽的結合,才可以蛻變出千萬條小魚。遇到這樣場景,有修養的漁民或農民,他們是不忍心驅散他們,更不忍心捕捉他們,這是他們的良心和傳統的教育,也是沿襲下來的規章制度。你不要說,皇帝總是荒淫無度,但皇帝也很多是英明的,春天到來,他們也有的頒發命令,不許掏鳥窩,不許捕魚,類似我們今天的禁捕通告。有的人貪圖小便宜,趁虛而入,這也是有血的教訓的。

世界萬物都要傳宗接代,作為一個人更懂得這個道理,人家不要你保護,最起碼你不要殘害人家,你知道魚咬籽也是很痛苦的,否則不會那麼要死要活地掙扎,即便是狂歡吧,那也是竭盡全力,傷筋動骨的,不然如何翻起如此浪花,盪起如此渾濁的泥水呢。

有一個人在洪澤湖邊生活,習慣討巧,這年春天正是魚咬籽的時節,他一人偷偷來到淺灘處,窺探魚咬籽的地方,恰巧一片水草稀疏,地勢平坦的淺灘上,幾十條雞花魚(鱖魚)在咬籽,它們張牙舞爪似的,混戰一團,這人激動不已,也沒看清什麼魚,反正是魚而且不會小,於是就奮不顧身衝上去,一下就掐住幾條,還用腿夾,裹,壓等方式來控制那些大夢初醒的雞花魚(鱖魚),誰知雞花魚(鱖魚)都本能地彈開脊背上一道利刺,奮力刺進這人的肉里,我們可以詛咒雞花魚(鱖魚)的兇狠,但也要理解動物逃生的本能是垂死掙扎。這個人不幸中了魚毒,不治而亡。老年說,雞花魚(鱖魚)在咬籽期間刺上有劇毒呢。經過這個教訓,整個湖區再沒有人敢徒手捕捉雞花魚(鱖魚)了,即便不在發情期也不敢。

泥鰍也是咬籽的,有時上百條泥鰍在一起,翻卷,跳躍,旋轉,很像聯歡,它們也是通過這種方法使對方受精,使魚籽從肚子下破口而出。

而最負責任的要算黑魚,人們說黑魚是孝魚,很多人因此終身不吃黑魚,以示尊敬和見賢思齊。黑魚在咬籽以後,魚籽流入水中,黑魚父母就終日看守,很快小黑魚像蝌蚪一樣出來了,在水面上黑乎乎一大片,黑魚在魚類中是很兇猛的,可在產仔期間就顯得十分溫柔,當然也是對子女的溫柔。這時,據說它們的眼睛都失明了,無法捕食,小黑魚就紛紛主動地以身相許送到它們的嘴裡,養活老黑魚,直到老黑魚眼睛睜開,小黑魚一半都去以身孝敬老黑魚了。就是這樣的盡孝才使黑魚家族綿綿不絕。

也有人趁老黑魚眼睛失明,看到水面黑乎乎的小黑魚,就知道老黑魚躲在小黑魚下面,待老黑魚一露頭,就用魚叉捕捉,一旦老黑魚被捉,小黑魚失去保護,能長大的就所剩無幾了。

[1]

作者簡介

許衛國,江蘇泗洪人,編輯記者 文藝編導、文旅策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