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雅·節南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雅·節南山

 

 

 

小雅·節南山》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周幽王大夫斥責執政者尹氏的詩,控訴了尹氏的暴虐,指斥上天不公,讓壞人執政禍害百姓,希望周王追究尹氏罪惡,任用賢人,使萬邦安居樂業,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時、直言敢諫的精神。全詩十章,前六章每章八句,後四章每章四句。開頭兩章從強調尹氏的政治地位出發,指斥尹氏失政情形「喪亂弘多,民言無嘉」;中間四章集中表達怨刺之情;最後四章轉為悲嘆。此詩融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為一體,自然熨帖,一氣呵成。

作品原文

小雅1·節南山2

節彼南山,維石岩岩3。赫赫師尹4,民具爾瞻5。憂心如惔6,不敢戲談7。國既卒斬8,何用不監9! 節彼南山,有實其猗10。赫赫師尹,不平謂何11。天方薦瘥12,喪亂弘多13。民言無嘉,憯莫懲嗟14。 尹氏大師15,維周之氐16;秉國之鈞17,四方是維。天子是毗18,俾民不迷19。不吊昊天20,不宜空我師21。

弗躬弗親22,庶民弗信23。弗問弗仕24,勿罔君子25。式夷式已26,無小人殆27。瑣瑣姻亞28,則無膴仕29。

昊天不傭30,降此鞠訩31。昊天不惠32,降此大戾33。君子如屆34,俾民心闋35。君子如夷,惡怒是違36。 不吊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37,俾民不寧。憂心如酲38,誰秉國成39?不自為政,卒勞百姓40。

駕彼四牡41,四牡項領42。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43。

方茂爾惡44,相爾矛矣45。既夷既懌46,如相酬矣47。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48。

家父作誦49,以究王訩50。式訛爾心51,以畜萬邦52。

創作背景

關於《小雅·節南山》的時代背景和作年,歷來有周宣王時(《三家詩》)、周幽王時(《毛詩序》)、周平王時(韋昭)和周桓王時(歐陽修)諸說,但詩既以(終)南山起興,則不應寫的是周室東遷後事。考慮到宣王時雖用兵頻繁,但畢竟號稱「中興」,與詩中描寫的勢臣跋扈、政權腐朽之情事不合,因此其事當在周幽王時代。又《小雅·節南山之什》的前五篇哀怨憂憤,非經歷國亡家破之大慘痛者不能發。《小雅·節南山》既有天再降饑饉、瘟疫、四方不寧及「國既卒斬」,《小雅·正月》又有「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小雅·雨無正》也有「降喪饑饉,斬伐四國」和「宗周既滅」等,因而可知諸詩大致作於東、西周之交,幽王末平王初之際。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小雅·節南山》所指責的對象則是幽王及其權臣。前人屢辯詩旨是「刺王」還是「刺尹」,甚為無謂。總因古代君臣名分頗嚴,論者又往往橫亘一「詩可以怨」或一「《小雅》怨誹而不亂」之念於胸中,因之便有不同的「先入為主」之念在作怪。今就詩論詩,直刺師尹,頗為鮮明;而一再怨望「昊天」,又藉以指責天子。

關於師尹,自毛傳以來皆解作「大師尹氏」,至王國維始辨析其為二人,即首掌軍職的大師和首掌文職的史尹。觀《大雅·常武》中大師「整六師」、尹氏及其屬「戒師旅」,則大師統軍而尹氏監軍,對照《小雅·節南山》詩首章,「憂心如惔,不敢戲談」正合於軍國主義背景,偏於責師;而「國既卒斬,何用不監」。乃監察司之失職,偏於斥尹。

全詩十章,共分三部分。首二章以南山起興,以象徵二權臣。以山之險要象徵其權之樞要,又以山之不平聯繫到二臣秉政不平。結合篇末「昊天不平,我王不寧」的呼應來看,天怒人怨,總由師尹秉政不平使然,故「不平」二字為全篇眼目。只是第二部分卻一再將不平(不夷)與不己(不自為政)並提而責難,推思其義,全詩是指斥師尹失政在不能持平(夷),而要持平則又須事必躬親(己),因而全詩結構是起於夷(平)終於夷(平)而介於己。

首章點出「不敢戲談」以致「國既卒斬」;二章點出昊天再降飢疫以致「喪亂弘多」,民眾無法存活,從而「不敢戲談」之高壓失控,遂而「民言無嘉」。一章言人禍,二章言天災,由時間及順序暗示天災實人禍所致,人間暴戾上干天怒所致,此即第一部分的要害。

從第三到第六共四章為第二部分。在上兩章鋪墊的基礎上,三章進一步點明師尹之害人害天,天再施報於人,人民雙重遭殃。「詩可以怨」,怨而至天,亦已極矣!四、五兩章句式排比,結構整齊而又不乏疏宕之美。四章圍繞「夷」「己」二字正反展開,既為師尹說法,更為一切秉政者說法,三十二字可銘於座右,可鐫於通衢。五章「昊天不傭(融)」「昊天不惠(慧)」二解是「刺」,「君子如屆(臨、己)」「君子如夷(平)」二解是「美」,也是對師尹說法。兩章排比、對比之勢,酣暢淋漓,一氣呵成,詩人的責怨之情也推到了高潮。六章承上啟下,由怒轉嘆。

統觀第二部分四個章節,結構頗為講究:五、六章既以「昊天不傭」「昊天不惠」和「不吊昊天」以上應第三章的「不吊昊天」,又以「君子如屆(臨、己)」、「君子如夷」和「誰秉國成(平、夷)」、「不自為政(不己)」以上應第四章的「式夷式已」,可見此部分是以怨天和尤人雙向展開而又併攏合承,甚耐玩味。

第七、八、九、十章為第三部分。變每章八句為四句,於音樂為變奏。於詩情為由怨怒轉悲嘆。唯七、八兩章疑有錯簡而當易位:前「方茂爾惡」章言師黨與尹黨既相傾軋又相勾結,以見朝政難革;後「駕彼四牡」章言無奈之下只有往奔四國避亂(或求諸侯勤王),然而四方亦不可往,「蹙蹙靡所騁」。詩人說:既然宗周與四國皆被師尹擾亂,國已不國,今日上干天怒,下危人主,儘管師尹不自責己而反怨怒匡正,我身為大夫,也只有勇作詩「誦」,「以究王訩」,成此一篇檄文,為來者垂誡了!

這首詩的作者能夠正視現實,堅持正義,自覺地以詩為批判的武器,像擲出的匕首和投槍那樣刺向了周王朝最高統治階級,詩人義正辭嚴,毫不留情,暴露了宗周崩潰前夕的黑暗統治,鞭撻了誤國害民的官僚集團。更為可貴的是,詩篇在暴露幽王和師尹罪惡統治的同時,塑造了一位愛國憂民的知識分子的自我形象。能夠暴露黑暗政治,譴責腐敗現象,表現了下級大夫對上級官僚的怨刺,在那等級森嚴的統治社會裡還是難能可貴的。這在客觀上表明周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的倒行逆施越來越不得人心,他們的統治地位已經岌岌可危。宗周社會已是風雨飄搖,面臨倒台,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因此,這不但是一篇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而且具有明顯的歷史文獻價值。

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政治諷刺詩的特點。全篇筆鋒自始至終帶有感情色彩,恩怨不混,愛憎分明。全詩雖有十章,卻仿佛一氣呵成。歷數幽王和師尹的鬼蜮伎倆,給人以痛快淋滿之感。詩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自然熨貼。前兩章雖和民歌慣用的重章疊句相似,但已並不像民歌那樣形式簡單,風格質樸,而是語言修飾較多,詞彙也比較豐富。所用比喻如「維周之氐」「秉國之鈎」等,所用疊字如「岩岩」「赫赫」「蹙蹙」等,也都恰切精當富於表現力。詩還採用了排比句式和對比手法。如連用「弗」字和連用「昊天」和「君子」領起的詩句,如此揭露矛盾,針砭時政,便增強了藝術的表達效果,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小雅·節南山》無論在思想或藝術方面都堪稱《詩經》中的文人佳作。

作者簡介

家父,周朝大夫、詩人。周幽王時貴族。生平事跡不詳。《詩經·小雅·節南山》一詩為其唯一存世作品。[1]

參考文獻

  1. 經典|《詩經》小雅·節南山 ,搜狐網 2019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