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小秦嶺山脈,具有獨特的地貌特徵,尤其小秦嶺腹地的金礦田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唯一特大型變質核雜岩金礦床,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小秦嶺區內娘娘山周邊大型伸展拆離剪切帶轉折端構造岩石和構造形跡,棗香峪變質核雜岩內部太華群基底層型剖面、花崗岩奇峰地貌景觀,河南省最高峰——老鴉岔腦奇峰景觀、黃河階地、黃土台塬地貌景觀等,是極具典型性、稀有性的地質遺蹟。[1]

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娘娘山風景區距靈寶市區16公里,位於焦村鎮南上村村南,面積60平方公里。2011年6月晉升為國家 AAA級景區。

地貌園區

河南小秦嶺國家地質曲園主要包括河南之巔——老鴉岔垴變質棰雜岩眭花崗岩地貌園區、娘娘山流水地貌園區和黃河濕地園區,總面積為136.78平方公里。公園區域經歷了長期多次的地質構造運動,地質遺蹟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優美,加之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留下大量珍貴的人文遺蹟概具典型性稀有性,井具有自然性、系統性、完整性和可保護性,共同構成地質幻園的重要內涵。

河南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地質景觀豐富多樣,共有地質剖面、地質構造、古生物、礦物與礦床、地貌景觀、水體景觀、環境地質遺蹟等七大類。公園內地質遺蹟資源珍貴,良好地保存着娘娘山花崗岩剝蝕形成的峰叢地貌、流水地貌、水體景觀,以及東部小秦嶺山體傾傲端元古宙太古宙上、下基底地層層序和變質核雜岩形成時期的典型構造遺蹟,極具美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特點

河南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是在靈寶小秦嶺省級地質公園基礎上,整合當地小秦嶺地區的亞武山、漢山和河南之巔等自然人文景觀資源建設而成,是以古老變質岩地貌、花崗岩地貌為主體,以瀑布群、溪灘等水體景觀為重要補充,集科學研究與美學價值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公園分為河南之巔、娘娘山、黃河濕地及黃土地貌三大園區,涵蓋全市亞武山、漢山、老鴉岔、娘娘山、函谷關和鼎湖灣六大景區。造遺蹟,極具美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園區建設

為保護好、利用好這些珍貴的地質遺蹟資源,靈寶市在2009年8月取得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資格後,按照相關技術標準,科學地開展國家地質公園的規劃編制和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小秦嶺國家地質公園累計投入1.65億元,用於地質遺蹟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專家審查。公園設置4條地質科考、科普旅行路線共計約36公里,確定65處地質遺蹟點(區段),其中一級地質遺蹟保護區2處,二級地質遺蹟保護區4處。[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