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松 杜荀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松
圖片來自搜狐網

小松是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首句描繪出小松獨特的形態特徵;次句展現了小松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四句筆鋒一轉,發出對「時人」的嗟嘆:這些人,他們無法理解小松的價值,他們是世俗之人,愚昧無知、見識短淺。此詩是寓意深遠的托物言志之作,它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全詩語言精練,含蓄蘊籍,極富哲理。

原文

杜荀鶴〔唐代〕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

譯文

長滿松針的小松樹長在深草叢中看不出來,現在才發現已經長的比蓬蒿高出了許多。

世上的人不認識這是將來可以高入雲霄的樹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經高入雲霄了,才承認它的偉岸。

鑑賞

  《小松》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

  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苗頭。《小松》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里」描寫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沒在「深草里」。

  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往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 」,一字千鈞,不 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 ,形象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着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變大。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生長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預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

  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松生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小詩的後兩句是說,那些人當時不識這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霄,人們才說它高。後兩句,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這裡連說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後一個指大松。大松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果能識別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見識,所以詩人感嘆說: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作棟樑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里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由於詩人觀察敏銳,體驗深切,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詩情與哲理,幽默和嚴肅,在這首詩里得到有機的統一,字裡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有才華,卻屢試不中,一生潦倒。因此,對於被埋沒在深草中的小松,他有特殊的感情,故而作此詩,其創作時間不詳。

簡析

  《小松》是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首句描繪出小松獨特的形態特徵;次句展現了小松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四句筆鋒一轉,發出對「時人」的嗟嘆:這些人,他們無法理解小松的價值,他們是世俗之人,愚昧無知、見識短淺。此詩是寓意深遠的托物言志之作,它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全詩語言精練,含蓄蘊籍,極富哲理。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