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裡的日子(田大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巷裡的日子》是中國當代作家田大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巷裡的日子
90年代的時候,在一個不顯山露水的小城讀的大學。記憶最深的,便是通往校園里的那條長長窄窄的巷子。
巷子並沒有名字,也無從考證。也許因校園而生,而長,而繁衍至今。巷子兩邊大多是低矮雜亂的平房,開着煙酒茶糖之類的生活小店,還有小得只容得下三五個人的小餐館,一到中午或晚上,店主便在臨街的被煙熏得黑乎乎的灶台上,叮叮噹噹地擺弄起鍋碗瓢盆來,滿條巷子裡都充斥着姜蔥蒜末的味道。店主人大多如同店面一樣,不修邊幅,甚至許多人趿着拖鞋、袒露着胸膛,一幅松松垮垮的樣子。
剛來的時候,我們的公寓在離校門不遠的地方,與那些雜亂無章的房子正好是比鄰而居,隔門相望。不時之間,總可以聽他們叫賣吆喝聲、嬉笑吵鬧聲、搬東西嘈雜聲,林林總總,沒完沒了,直到夜深人靜仍然有嘩啦啦的流水聲,絲毫不差地塞進我們的耳朵里。時間長了,倒也習慣了在多種聲音交雜之中看書、吃飯、睡覺了。甚至多年以後,依然懷念這種聲音,這種熟悉的味道與記憶。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我們更有機會「近水樓台先得月」。想休閒的時候,一抬腳、一轉身就進入了這個擁擠的小巷子。小巷真是無所不包,南來北往的味道,雞零狗碎的生活用品,甚至二手的書、過時的雜誌、學習用品都一應俱全,在巷子的角角落落還有些價格實惠的小影院、檯球室,是窮學生們的理想去處。好幾次,我帶外地的同學來逛這條街的時候,他們眼裡都充滿了羨慕,嘖嘖稱奇,一直說「住在這條街上簡直太幸福了。」此時此刻,我也滿是得意,仿佛自己住的是北京的王府井、紐約的曼哈頓,而不是眼前這條窄窄的弄堂。
學生時代,總是囊中羞澀,特別是我們這些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而這條樸素的小巷正好為我們提供了最佳的去處。當時,正好一位姓楊的老鄉下崗後在這裡開了一家不到十平米的小餐館,炒的是一些諸如蘿蔔白菜之類的家常小菜,味道可口,價格公道,頗受學生青睞。楊老鄉為人很厚道,每每看到我來,總是給我加足分量,再三囑咐我要吃飽吃夠,有時來晚了,他總邀請我與他家人一起共餐,讓我在異鄉感受到濃濃的親情與家的味道。
在小巷之中,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便是街口兩家二手書店。二手書不貴,一兩塊錢就可淘到一本,雜誌一塊可以買兩到三本。林林總總的二手書之中,總能找到一些心儀已久的書籍,比如,老版的《茶花女》、《紅與黑》、《戰爭與和平》等等,我都是從其中淘到的,成為我一直珍藏到現在的心愛之物。還有那些過時的雜誌之中,也不乏優美的文章,每每茶餘飯後、寢室熄燈之前,慢慢翻上三五頁,別有一番味道。
離校的時候,我們寢室八位弟兄相約來到老鄉的小餐館,就着廉價的菜餚和幾瓶啤酒一起度過離別前的最後一個晚上。平時斯斯文文的我們,也許是離彆氣氛的感染,或是校園情懷的不舍,那一夜我們變得悲愴而瘋狂,平生不勝酒力的我們很快就一醉不起,正是這些比鄰而居、熟悉而又陌生的「鄰居」們默默地幫我們收拾殘局,一個個手扶肩扛把我們送回寢室後,才悄然離去。事過之後,我才驀然發現,這些粗糙得有些邋遢的人們,曾經為了雞毛蒜皮吵鬧、被我們時常嗤之以鼻的人們,原來是如此的質樸和可愛。而當我發現和感受到這一切的時候,卻是我們將要離開的最後一刻。
德國有一句名言「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人生總是在做着不平凡的夢,總是嚮往陽光燦爛、芳草鮮美的地方,並為此衣衫襤褸、皓首窮經,經年以後,卻發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最深的記憶,卻是最平常的熟悉味道;最打動人心的,永遠是那一抹淡淡的微笑。 [1]
作者簡介
田大勇,湖北黃岡人,1979年12月生。以新聞寫作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