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尋章摘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尋章摘句:從書上挑選現成的文句,堆砌成文。《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吳王…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同「借」)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也指寫作時套用前人文句,缺乏創造性。

出 處

《三國志·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吳王……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例 句

這個學生,才思敏捷,詞意清新流暢,寫文章時,沒有絲毫的~痕跡。

近反義詞

近義詞:尋枝摘葉、 尋行數墨摘句尋章

反義詞:精挑細選

成語故事

趙咨是吳王孫權手下有名的官員。他去魏國辦事,見到了魏文帝曹丕。曹丕很有才能,他用輕蔑的口氣問趙咨說:「你們吳王有學問嗎?」

趙咨回答說:「我們吳王胸中有雄才大略。空閒時,他閱讀各種書籍,研究歷史經驗,可不像那些書生只知抄抄寫寫、摘記一些詞句(原文是『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曹丕]又問道:「你看,我可以征服你們東吳嗎?」趙咨回答說:「大國有進攻的力量,小國也有防禦的裝備啊!」

曹丕接着問道:「你們東吳害怕我們魏國嗎?」趙咨又答道:「我們有雄兵百萬,又有長江、漢水的天險作屏障,有什麼可怕的呢!」。

曹丕心想:這人真是能言善辯、對答如流。於是又問道:「你們東吳,像你這樣有才能的人有幾個呀?」

趙咨說:「特別聰明、很有才能的大約有八九十人。至於像我這樣的人,那真要用車子來裝,要用斗來量,簡直是數不清啊(原文是『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由這個故事後來來演化成兩句成語。一個是「尋章摘句」。「尋」是尋找;「摘」是摘錄。指讀書時只去尋求摘取現成的漂亮詞句,不做研究。一般用來形容寫作時堆砌、套用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另一個成語是「車載斗量」。「載」,即裝運;「斗」是量糧食的器具;「量」,是計算。這個成語形容數量很多。 [1]

視頻

學習傳統文化從成語開始 尋章摘句 書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