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無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青銅時代》中第三部小說是《尋找無雙》,據小說序裡面說的這是作者(也就是王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我沒有考究過小波的創作年譜,也就只能暫以王二就是小波,王二的第一部就是小波的第一部來進行簡單論述,當然,我們評論作品永遠就是對文不對人的,這和小波寫小說很像。故事就是故事,請讀者不要妄自對號入座。我想我的原則也是如此!
這是一本關於智慧,更確切地說,關於智慧的遭遇的書。 後來王仙客就帶着他的人離開了宣陽坊,繼續去找無雙。到底找到了沒有,我表哥還沒告訴我。但是他說,掖庭宮是大內,王仙客雖然IQ185,也很難進去。但是無雙在那裡,不管她想得開想不開,生命是有保障的。假如宮裡的女人想死就死得了,皇帝身邊就沒人了。除了這一點好處,其他都不是好處。何況塵世囂囂,我們不管幹什麼,都是困難重重。所以我估計王仙客找不到無雙
這是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寫完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變形記》(奧維德)的最後幾行:
吾詩已成。
無論大神的震怒,
還是山崩地裂,
都不能把它化為無形!
這篇粗陋的小說,當然不能和這位傑出詩人的詩篇相比。同時我想到的,還有邏輯學最基本的定理:A等於A,A不等於非A。這些話不是為我的小說而說,而是為智慧而說。在我看來,一種推理,一種關於事實的陳述,假如不是因為它本身的錯誤,或是相反的證據,就是對的。無論人的震怒,還是山崩地裂,無論善良還是邪惡,都不能使它有所改變。唯其如此,才能得到思維的快樂。而思維的快樂則是人生樂趣中最重要的一種。本書就是一本關天智慧,更確切地說,關於智慧的遭遇的書。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1997),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他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80年王小波與李銀河結婚,同年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1984年赴美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遊歷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歷了西歐諸國。1988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9月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年僅45歲。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一個革命知識分子家庭。此時正值三反運動期間,家庭境況突發變故,父親被錯劃為階級異己分子。這一突變對王小波是個很大的打擊。1957年4月11日與周谷城等人一起受到毛澤東的接見。這件事對王小波的家庭狀況、成長環境有一定影響。1958年, 大躍進運動給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可以從他的一些雜文和小說中看到。 1959年9月入北京市二龍路小學讀書。
內容預覽
建元年間,王仙客到長安城裡找無雙,據他自己說,無雙是這副模樣:矮矮的個子,圓圓的臉,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褲管的半短褲,手腳都被太陽曬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頭上梳了兩把小刷子,腳下蹬了一雙塌拉板,走到哪裡都是嘩啦啦的響。就這個樣子而言,可以說是莫辨男女。所以別人也不知道他來找誰。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補充說,那個無雙雖然是個假小子樣,但是小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個女孩子。除此知外,她的嘴很大,叫起來的聲音很響,尤其是她只要見到一個心不在焉的人,就會從背後偷偷摸上去,在人家耳畔大叫一聲,在這樣近的距離內,她的聲音足可以把人家的耳膜吼破。她還有一匹小馬,經常騎在馬上出來,在馬背上發射彈弓。她的彈丸是用銅做的,打到人頭上,足可以把皮肉都打破。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