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牛彈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對牛彈琴 |
出 處 :《弘明集·理惑論》 體 裁 :成語 屬 於 :貶義詞 |
對牛彈琴,中國漢語成語,意思是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出自南朝·梁·僧佑的《弘明集·理惑論》。
原文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
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1]
譯文
有個彈琴能手叫公明儀,他對牛彈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
牛低着頭吃草,就好像沒聽見任何聲音一樣。不是牛沒有聽見,是這美妙的曲子不適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儀於是變換曲調,彈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聲,還有一隻孤獨小牛的哞哞叫聲。牛聽了,馬上搖動尾巴,豎起耳朵,因為不安而小步來回走動。
寓意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對牛彈琴"這句成語,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對象的人。說話不看對象是不可取的,對蠢人講道理也是不可取的。另據一些養牛業人士的經驗,牛在聽了音樂後可獲得一定的放鬆,對提高牛肉質量有利,看來對牛彈琴也是一種輔助飼養手段。
視頻
對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