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靈爵士(英語:Sir John Bowring,1792年10月17日-1872年11月23日),又譯寶靈、包令,曾是英國的國會下議院議員,也是英國政府派駐香港的第4任總督。他同時也是一名英國的政治經濟學家、旅遊家、多才多藝的作家和語言學家。

早年事蹟

寶靈爵士出生在英國英格蘭地區埃克塞特一個老清教徒家庭。他在一位論教派的學校接受教育,在這一個階段他希望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名牧師。在他早期的生活中,受到了傑里米•邊沁哲學思想的影響深遠,後來彼此更成為朋友,雙方建立了很好的友誼關係。但是無論如何,他卻不贊同邊沁輕視純文學的思想。他是一個勤奮的外國語言文學學生,特別是那些東歐的語言文學。

寶靈爵士躋身於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學家行列,他的天賦使他的人生最後學懂了200種語言,他並能流利說出和互相交談其中100種語言。

他的主要文學作品是翻譯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民間詩歌,他自己也有創作屬於個人的詩歌和讚美詩,以及工作在政治和經濟的課題。他人生第一本作品是 Specimens of the Russian Poets (1821–1823)。

1835年,寶靈爵士被蘇格蘭地區基爾馬諾克自治市選區選出,進入議會的成員。並在次年,他被國會任命為一個政府委員會的主席,將發送到法國調查的兩國之間的貿易實際狀況。他到一些國家在從事類似的調查,如瑞士,意大利,敘利亞和德意志帝國。

結果,他在這些任務於下議院完成了一系列的報告。四年後,從 1841年直到1849年,他的議員席位由英格蘭蘭開夏郡博爾頓選區選出。在這個繁忙的時期,他發現了休閒文學,並在1843年翻譯出版了女王法院的手稿(the Manuscript of the Queen's Court,),一個集合捷克中世紀的詩歌,今天視為謬誤的捷克詩人瓦茨拉夫漢卡。1846年他成為馬志尼的人民國際聯盟主席。

在19世紀40年代中期,他作為代表博爾頓的國會議員,並沒有為他帶來財富或收入 ,寶靈爵士卻試圖維持他的政治生涯,他選擇大量投資在威爾斯南部的鋼鐵工業。

在1845-46年,他帶領一小群富裕的倫敦商人和銀行家成立了Llynvi鋼鐵公司,並在威爾斯地區麥斯特格和格來摩根建立了大型綜合性鋼鐵廠。他安排了他的兄弟、查爾斯、作為駐地董事,不失時機地在他的煉鐵廠周圍地區,命名寶靈頓。他在威爾斯南部的創業失敗,直接導致寶靈爵士接受首相巴麥尊閣下的邀請到中國廣州出任英國駐中國的領事。

1849年,寶靈爵士被任命為英國駐廣州的公使,兼任英國在中國的商務總監。

1852年到香港任代理商務總監。1854年4月升任為港督、兼任駐港英軍總司令、海軍中將及對華全權代表及商務監督。

以他命名的事物

  • 寶靈街,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
  • 寶靈城,原名鵝頸,位於香港港島灣仔與銅鑼灣之間
  • 寶靈頓道,寶靈城內主要道路
  • 寶靈頓運河,寶靈城旁的一條運河,即現時的堅拿道所處位置

外部連結

華人百科 香港總督寶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