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寒食西湖·山前雨氣曉才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寒食西湖·山前雨氣曉才收》是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蔡襄的作品之一。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興化軍仙遊縣(今福建省仙遊縣)人 。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1]等職,在朝為諫官時,以直言著稱。後數度外出,歷知泉州、福州、開封府事。宋英宗即位後正授三司使,再以端明殿學士出知杭州。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贈少師,諡號"忠惠"。

寒食西湖·山前雨氣曉才收

主要作品

蔡襄為官三十餘年,不僅政績顯著,在科學文化方面也作出重大貢獻,曾撰《荔枝譜》一卷、《茶錄》二卷(或作一卷),是世界上最早介紹荔枝的專著。他所創製"小龍團"茶,品質較"龍鳳茶"更精。

十七世紀初,中國茶葉輸入歐洲及其它地區,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並且有日漸風靡之勢。蔡襄的《茶錄》,對福建茶業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前人評曰:"建茶所以名垂天下,由公(蔡襄)也。"

他著有詩詞370首,詩文清妙;奏議64篇,雜文[2]584篇,收入《蔡忠惠公文集》(共三十六卷,另有《別紀》十卷)。另有《龍壽丹記》(此書有五朝小說本)、《蔡忠惠奏議》十卷、《蔡襄治平會計錄》六卷、《墨譜》一卷、《茶果》一卷、《荔枝故事》一卷、《講〈春秋〉〈左傳〉疏》一篇、《蔡莆陽詩》六卷、《蔡忠惠詩集全編》四卷、《蔡忠惠詩集全編》二卷(《別紀補遺》二卷)、《蔡福州外紀》十卷、《蔡端明別紀》十二卷(也有十卷、一卷)、《蔡忠惠公別紀補遺》等不同版本,已佚失不少。

後世紀念

祠堂

蔡襄祠,亦名「蔡忠惠公祠」,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萬安街道橋南社區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陽橋的附屬文物。蔡襄祠始建於宋朝,據傳是在洛陽橋竣工不久後泉州百姓為紀念蔡襄所作貢獻而建。

紀念館

蔡襄紀念館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東海鎮東沙村,金沙宮旁,面積1600平方米,為五層框架結構。館內設有陳列室、書畫廳、會議廳等,收藏和陳列蔡襄生平活動的文物遺作、書簡、字貼和各種版本蔡氏族譜,還收藏有300多幅中國名家的書畫。

視頻

寒食西湖·山前雨氣曉才收 相關視頻

蔡襄杯紅茶競技
他輔佐三朝對北宋朝局的穩定居功至偉,狄青畏他蔡襄崇他!

參考文獻

  1. 翰林學士,趣歷史
  2. 雜文的特點_雜文,豆丁網,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