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富營養化水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富營養化水體

水體中氮、磷營養物質的富集,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下降,引起水質污染,這樣的水體稱為富營養化水體

簡介

在富營養化湖泊的水生態系統中袁各種生物與非生物因子處於十分複雜堯相互作用的網絡中。一般採用水體中營養物質氮、磷的濃度淵(即總氮、總磷指標)冤,水體透明度,藻類的種類、數量、指示種、優勢種、葉綠素 a,生物多樣性指數及水質綜合污染指數等生物和生態學指標對湖泊堯水庫生態環境質量進行評價,以判斷水體是否處於富營養狀態。生物是由於藻類種群與水環境間存在天然的生態平衡和保持相對穩定性的關係遙一旦水質污染使環境因子發生改變,將直接影響原有生物種群的平衡,改變種群的組成和數量。因此袁可用生物的指示種群來劃分水質的污染級別和表示其污染程度,還可以用輪蟲的種類來判定水體的水質狀況以確定污染等級。

評價

水體富營養化治理已成為當今世界性難題. 20 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國先後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歸納起來主要包括; (1) 改善大環境減少輸入水體的外源性污染物; (2) 轉移污水排放和稀釋擴散; (3) 調控較清潔水沖洗; (4) 挖泥等水利工程措施; (5) 化學措施; (6) 生物措施; (7) 局部人工生態系統工程等。水體富營養化防治以前乃至目前仍以「Vollenweider 方法」,即單純從控制外源污染、減少外源養分負荷為主.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人們在治理水體富營養化時發現,當顯著減少外源養分負荷以後,水質並未得到明顯改善,水體中N、P 濃度特別是P 濃度並未降低, 原因在於沉積物已成為水體N、P 的重要來源,即所謂「內源負荷」生態恢復成為水環境治理的最佳途徑. 在有效地控制外源污染的同時,通過調控水生生態系統結構,恢復自然、健康和穩定的水生生態系統功能,增強對外界干擾的緩衝能力,使水生生態系統處於良性和可持續循環當中. 因此,系統內部調控尤其是提高水體自身的生物淨化作用才是解決水體富營養化的長久之計。[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