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富朗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富朗開奧古斯特·赫爾曼·富朗開 (富朗開)(英語:August Hermann Francke),1663年3月22日-1727年6月8日,德國路德宗牧師、慈善家與聖經學者。他是德國敬虔運動的領袖,繼承菲利普·雅各·施本爾,出生在呂貝克。

天主教和東正教所認可的聖人是不同的。認可不同聖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東西教會大分裂[1],或與地方因素有關。在教父時期,有些人在某地區被奉為聖人,故只有該地區的敬奉(敬禮)。一般來說,只有《聖經》提及的人物(如耶穌的門徒[2]和極少數知名人物)才會受到普世基督徒的敬奉。

簡介

富朗開出生在德國北部臨近漢堡的呂貝克。他出身名門,父親是瑞士巴塞爾大學的法學博士,母親是市長的女兒。三歲那年,他的父親接受薩克森哥達公爵,人稱敬虔者恩斯特一世(Duke Ernst I,1601-1675)的邀請,舉家遷移前往當地擔任宮廷法律顧問。當時,亞恩特去世已將近半個世紀,但他的巨著《真基督教》依然是西、北歐地區最盛行的屬靈經典。哥達公爵恩斯特一生不遺餘力在自己的公國里推展這部著作,想藉此影響百姓的靈性生活。富朗開就是在這樣濃濃的敬虔氣氛里成長。

富朗開成長過程中,富朗開先後前往埃爾福特、基爾、漢堡等大學短期學習,接受多元領域的充實及訓練。他精通英文、法文、意大利文,但是最擅長的學科莫過於近東語言及聖經原文。畢業於萊比錫大學,後在萊比錫大學任教。

富朗開受菲利普·雅各·施本爾的敬虔主義影響,組織「愛聖經團契」(Collegium Philiobiblicum),主張按屬靈角度來研究聖經。這段時期,富朗開結識了到德累斯頓牧養的施本爾。施本爾給了「愛聖經團契」不少寶貴的建議,提醒他們不要只是鑽研原文字義,應多留意默想經文。

富朗開意識到自己靈性枯乾,沒有經歷到基督里豐盛的生命。在一次赴外講道的前夕,他深覺自己沒有真道可以供應給信徒,於是謙卑屈膝,求主挪除他內心的懷疑與不信。就在禱告那刻,他強烈感受到上帝的同在,確知他已經歷到在聖靈里的重生。重生後的富朗開,講道與授課都變得很有能力,成為施本爾最好的同工以及敬虔運動的尖兵,在萊比錫大學帶來極大的影響力。

哈勒大學成立後,他成為那裡的教授,並擔任哈勒附近之格勞哈教會的牧職。不久,他的教導和講道吸引很多人來跟從他,他亦先後開了為貧民而設的學校孤兒院,而且極為成功,招惹到哈勒地區的教牧人士的嫉妒和反對。 後來普魯士王腓特烈一世 在1713年探望他,公開表揚他的成果,並且後來還按他的模式制定教育法例,反對他的人也就漸漸少起來。

富朗開的成功可歸因於兩文方面:他重視個人對宗教的責任,或宗教對個人的影響;同時亦有很強的實際意識,他的屬靈教導從來都不是空洞高調的。

視頻

富朗開 相關視頻

2021莫斯科愛樂音樂節 | 亨德爾 - 天主教世界的音樂
天主教的使命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