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富平縣張橋鎮

富平縣張橋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地處縣城東南部,東與蒲城縣荊姚鎮接壤,南鄰西安市閻良區,西接留古鎮,北連劉集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千米,總面積41.30平方千米。[1]

截至2020年6月,張橋鎮下轄11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張橋鎮戶籍人口31661人。2011年,張橋鎮財政總收入20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43元,農業總產值達2.4億元。

中文名:張橋鎮

別 名:華陽公社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

地理位置:縣城東南部

面 積:41.3 km²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東街村

電話區號:0913

郵政區碼:711703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火車站:張橋站(三等站)

車牌代碼:陝E

人 口:31661人(2018年)

目錄

歷史沿革

相傳最早生活在這裡的張家兄弟出資在河道上建橋一座,人稱「張橋」,因此而得名。

明時屬大安里、安定里。

清時屬東鄉十聯、十二聯。

民國初年屬東鄉三聯。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實行保甲制,改為義濟鄉。

1950年,為劉集區小田鄉。

1958年後,屬劉集公社小田管理區。

1961年,全縣行政區劃調整後改為華陽公社。

1984年,政社分設時改為張橋鎮至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張橋鎮地處縣城東南部,東與蒲城縣荊姚鎮接壤,南鄰西安市閻良區,西接留古鎮,北連劉集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千米,總面積41.3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張橋鎮地處黃土台塬區和川道河谷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氣候特徵

張橋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多年平均氣溫13.1℃,無霜期年平均22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7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33.2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其中以9月最多。

自然災害

張橋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雨澇、低溫、霜凍、連陰雨、冰雹、大風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張橋鎮轄區總人口3218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70人,城鎮化率4.0%。另有流動人口3780人。總人口中,男性15723人,占48.86%;女性16457人,占51.14%;14歲以下7120人,占22.13%;15—64歲20600人,占64.01%;65歲以上4460人,占13.86%。2011年,張橋鎮人口出生率8.4‰,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長率3.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42人。

截至2018年,張橋鎮戶籍人口3166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張橋鎮財政總收入2047萬元,比上年增長15%。人均財政收入6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43元。

第一產業

2011年,張橋鎮農業總產值達2.4億元,比上年增長9.8%。農業耕地面積5.6萬畝,人均1.7畝,全部為水澆地。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張橋鎮糧食生產28155噸,人均874千克。其中小麥15482噸,玉米1267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甜瓜、蔬菜等。2011年,張橋鎮甜瓜種植面積2萬畝,產量3.8萬噸;蔬菜主要品種有西紅柿、辣椒等。

張橋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奶牛、奶山羊、家禽為主。截至2011年末,張橋鎮生豬存欄2.1萬頭;奶牛存欄1200頭;奶山羊存欄2萬隻;家禽存欄4.9萬羽。2011年,張橋鎮有大型農業機械68台。

第二產業

2018年,張橋鎮有工業企業4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張橋鎮有商業網點85個,職工213人。

2018年,張橋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3個。

視頻

最美富平魅力張橋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