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富川瑤族自治縣石家鄉

富川瑤族自治縣石家鄉位於富川瑤族自治縣東北部,成立於1984年。東面與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毗鄰,北面與江永縣松柏鄉接壤,全鄉總面積91.13平方公里,是湘桂邊界上的一個新興小鄉。[1]

中文名稱:石家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中國廣西

電話區號:023

郵政區碼:409100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

面 積:91.13平方公里

人口:約1.34萬人

車牌代碼:渝

行政代碼:500240210

身份證前6位:500240

目錄

簡介

石家鄉位於富川瑤族自治縣東北部,成立於1984年。東面與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毗鄰,北面與江永縣松柏鄉接壤,全鄉總面積91.13平方公里,是湘桂邊界上的一個新興小鄉。

鄉政府駐石家社區(世家村),距縣城22公里,富陽至石家、福利至麥嶺、石家至白芒營三級公路貫通全境。全鄉轄7個村委、1個社區、56個自然村,總人口1.34萬人。全鄉土地、山場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適宜發展春烤煙和臍橙生產。境內的龍灣白雲洞村千畝水田連片進口替代煙葉示範基地、家盛(臍橙)果業、富人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遠近聞名,石家鄉已成為全縣主要的春烤煙、臍橙生產基地之一。

石家鄉位於富川瑤族自治縣東北部,南鄰福利、西接葛坡、北通麥嶺和湖南省江永縣松柏鄉,東面與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接壤,全鄉總面積91.13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設在石家社區,距縣城22公里,下設農業服務中心、林業水果部、衛生院、文化部、計生服務所、中學、中心校等單位19個。全鄉轄7個村委,1個社區,56個自然村,1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398人,其中瑤族人口占48.96%,境內瑤漢人民操民家話和七都話。全鄉山林面積18078畝;耕地面積14020畝,其中水田9038畝,旱地4982畝;可開發的荒山荒坡達3萬畝以上。石家屬石山峽谷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對發展特色農業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

農業

石家鄉盛產黃連,兼有山茱萸、杜仲、黃柏、厚朴、天麻等中藥材,共有在地藥材近萬畝,是全縣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鄉鎮之一;辣椒、蓴菜、烤煙種植規模不斷壯大,已成為全鄉農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業;生豬、山羊、肉牛、商品鴨為主的畜牧業具有明顯優勢。石家鄉素來是全縣的產糧大鄉之一,有「高原糧倉」之美稱。石家鄉傳統農業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花生、油菜等,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後,石家鄉成為全縣重要的春烤煙、臍橙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經過全鄉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石家鄉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2005年,全鄉烤煙種植面積3518畝、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11000多畝,產值300多萬元;糧食總產量5820噸,水稻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1820元。

特色產業

石家鄉從項目、技術等方面,鼓勵支持規模養殖戶發展,樹立典型,並通過典型示範以養豬專業戶的宣傳效應,引導群眾大力發展養豬業。目前,該鄉有年出欄肉豬300頭以上的豬場2個、年出欄肉豬30頭的養殖大戶20戶。引進項目創辦魚苟山塘科技示範基地,在水中養魚、岸邊養豬,進行立體養殖。目前,該基地已投入資金80多萬元,興建了標準化豬舍,添置了紫外線消毒設備,聘請了2名技術員,在水庫飼養8萬多尾魚,現存欄瘦肉型母豬70多頭,肉豬200多頭。曹里村結合實際,結合「三位一體」沼氣綜合利用技術,引導群眾走以沼氣為紐帶,大力發展臍橙、早柑等優質水果種植和瘦肉型豬養殖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以「豬-沼-果」為生態模式的生態農業發展路子,並推行「沼液餵豬」技術,既增強豬的抗病力,也降低了養豬成本。全村水果種植面積達2500多畝,人均有果面積近1畝;修建沼氣池222座,入戶率達33%;養殖瘦肉型豬400多頭。

菜籃子

一是努力建設好優質馬鈴薯種薯基地。確保全鄉穩定種植面積3000畝,產種薯4500噸以上。二是強力推進辣椒產業化。堅持「市場+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幹部帶頭種,示範片推動發展,良種加良法,力保全鄉每年實際種植面積3000畝,產優質鮮椒2400噸以上。三是恢復發展蓴菜,重新恢復發展蓴菜基地。實現穩定種植面積1000畝,實現蓴菜生產的「無污染、無公害和高產、優質、高效」。四是強化壯大畜禽產業。在全縣塑造石家畜牧業大鄉名片地位。五是大力發展蔬菜。大力發展時令蔬菜和反季節蔬菜1000畝以上,牢牢占領黃水、魚池、臨溪等周邊旅遊市場。六是鞏固發展烤煙。鼓勵和支持發展大戶種植,穩定種植面積1200畝。七是千方百計發展中藥材。讓石家在「中國黃連之鄉」中也有一席之地。

基礎設施

全鄉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實現8000萬元以上,力爭達到1億元。一是全鄉通各村中心點的公路全部實現油化或水泥硬化,90%以上村民小組公路暢通,石家壩—臨溪鎮公路全面硬化,連通石家壩—王家鄉石萬公路。二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全縣新農村建設推進村之一——黃龍村水、電、路、住房、居民點全面改觀,成為全鄉示範。全鄉建成示範點5個,配套建設新型農民住宅小區5處,建成農民活動中心5個,基層公共服務中心5個,便民連鎖超市5家,老年活動場所(地)5個。三是全鄉29個村民小組100%完成農村高、低壓電網改造,實現同網同價。四是50%以上的村民小組建起人畜飲水工程,飲用安全衛生的自來水。五是爭取國家財政資金2000萬元以上完成官天壩為重點的溝河改造和土地整治工程,創建官田壩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園區。六是加大場鎮開發力度,逐漸完善場鎮功能,改善場鎮設施條件。七是完成鄉衛生院和4個村級衛生室的改造和配套建設,增添先進醫療設備,提高醫療水平,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群眾參合率達到100%。八是爭取主公路沿線電視寬帶網進入農戶,讓更多農戶能收看閉路電視。九是全面啟動烤煙主產區域煙水配套和煙機配套工程,改善相關區域的灌溉條件和耕作條件。

視頻

富川石家鄉黃竹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