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李商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圖片來自搜狐網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抒寫對朋友的思念,也寄寓了詩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詩以景寄情,寓情於景,用筆極為簡練,以竹塢、亭檻、流水、枯荷等極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絕妙的意境,並且把詩人對崔雍、崔袞兩兄弟喪父之悲的同情及他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地傳達出來

原文

李商隱〔唐代〕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譯文

駱氏亭外竹林環繞,雨後亭外景物煥然一新。相思之情啊飛向遠方,可卻隔着重重的高城。

深秋的天空一片陰霾,霜飛的時節也來遲了。水中的荷葉早已凋殘,只留了幾片枯葉供人聆聽雨珠滴響的聲音。

賞析

  此詩首句寫駱氏亭,翠竹、清水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詩人置身其間,頗有遠離塵囂之感。

  接着寫詩人對友人的思念,詩人眼下所宿的駱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長安,中間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詩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隨風飄蕩的遊絲,悠悠然飄向友人所在的長安。詩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無好友共賞幽勝而微感惆悵。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竹叢里船塢深靜無塵,臨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隔着重重的高城飛向遠方。

  首句寫駱氏亭。「竹塢」是竹林懷抱隱蔽的船塢;「水檻」,指傍水的有欄杆的亭軒,也就是題中的「駱氏亭」。清澄的湖水,翠綠的修竹,把這座亭軒映襯得格外清幽雅潔。「無塵」和「清」,正突出了駱氏亭的這個特點,可以想見詩人置身其間時的那種遠離塵囂之感。幽靜清寥的境界,每每使人恬然自適;但對於有所思念、懷想的人來說,又往往是牽引思緒的一種觸媒:或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或因沒有好朋友共賞幽勝而感到惆悵。這兩句由清幽的景色到別後的相思,其間雖有跳躍,但並不突兀,原因就在於景與情之間存在相反相成的內在聯繫。詩人眼下所宿的駱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居的長安,中間隔着高峻的城牆。「迢遞」一詞有「高」、「遠」二義,這裡用「高」義。「重城」即高城。由於「迢遞隔重城」,所以深深懷念對方;而思念之深,又似乎縮短了彼此間的距離。詩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隨風飄蕩的遊絲,悠悠然越過高高的城牆,飄向友人所在的長安。「隔」字在這裡不只是表明「身隔」,而且曲折的顯示了「情通」。這正是詩歌語言在具體條件下常常具有的一種妙用。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小詩的後兩句是說,秋空上陰雲連日不散,霜飛的時節也來遲了。留得滿地枯殘的荷葉,好聽深夜蕭瑟的雨聲。

  第三句又回到眼前景物上來:「秋陰不散霜飛晚」。時令已屆深秋,但連日天氣陰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詩人是旅途中暫宿駱氏亭,此地近一段時期的天氣,自然是出自揣測,這揣測的根據就是「秋陰不散」與「留得枯荷」。這一句一方面為末句伏根,另一方面又兼有渲染氣氛、烘托情緒的作用。陰霾欲雨的天氣,四望一片迷濛,本來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人,心情不免更加黯淡,而這種心情反過來又增加相思的濃度。

  末句是全篇的點睛之筆。但要領略詩句所蘊含的情趣,卻須注意從「秋陰不散」到盼「雨」的整個過程。秋葉聽雨打枯荷的況味,詩人想已不止一次的領略過。淅瀝的秋雨,灑落在枯荷上,發出一片錯落有致的聲響,別具一種美的情趣。看來倒是「秋陰不散霜飛晚」的天氣特意作美了。枯荷給人一種殘敗衰颯之感,本無可「留」的價值;但秋雨的到來就不同了,自己這樣一個旅宿思友,永夜不寐的人,因為能聆聽到枯荷秋雨的清韻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慶幸枯荷之「留」了。「留」、「聽」二字寫情入微,其中就有着不期而遇的喜悅。「聽雨聲」自然是夜宿的緣故,但主要還是由於「聽雨聲」蘊含有一種特有的意境和神韻。這「聽雨」竟有一種特別的美感,久聽之後,這單調而淒清的聲音,卻又更增加了環境的寂寥,從而更加深了對朋友的思念。

  沈義父《樂府指迷》云:「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此詩之結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正是以景結情,不僅景中含情,且有聲有情、聲情並茂,聲、景、情諧和合一而收餘音繚繞之致,使詩歌境象迷茫,旨義含隱深曲。

  這首詩雖然寫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寫得歷歷如畫,但它並不是一首寫景詩,而是一首抒情詩。「宿駱氏亭」所見所聞是「寄懷」的憑藉,「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後兩句暗藏徹夜不眠之意,詩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說是以景寄情、寓情於景的。詩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蘊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極為深遠的。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唐文宗大和八年(835)。當時李商隱離開崔家,旅宿在駱姓人家的園亭里,寂寥中懷念起崔雍、崔袞兩位從表兄弟,便寫下此詩。

簡析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抒寫對朋友的思念,也寄寓了詩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詩以景寄情,寓情於景,用筆極為簡練,以竹塢、亭檻、流水、枯荷等極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絕妙的意境,並且把詩人對崔雍、崔袞兩兄弟喪父之悲的同情及他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地傳達出來。

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