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宴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宴飲


宴飲,漢語詞彙,聚會歡飲,設宴聚飲。

中文名:宴飲

拼音:yàn yǐn

釋義:聚會歡飲、設宴聚飲

出處:《漢書·梁孝王劉武傳》

引證詳解

1、聚會歡飲。

①《漢書·梁孝王劉武傳》:「是時,上未置太子,與 孝王 宴飲。」

②宋 歐陽修 《群玉殿賜宴》詩:「圖書開秘府,宴飲集群英。」

③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熱審之始》:「時上以天氣炎熱,勅法司疏決滯囚, 純不加意,屢從朝貴宴飲。」

④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三節:「 仁宗 整天在宮中宴飲享樂。」

2、設宴聚飲。

①漢 劉向 《新序·善謀下》:「 孝惠皇帝 與 悼惠王 讌飲。」

②《金史·侯摯傳》:「日與耆舊讌飲。」

③清 王晫 《孝丐傳》:「讌飲務極華侈。」

④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即印漢至唐畫像,但唯取其可見當時風俗者,如遊獵,鹵簿宴飲之類。」

相關鏈接

結婚、壽辰、建房、生育和喪事等酒席,有下席和大席結婚、壽辰、建房、生育和喪事等酒席,有下席和大席之分之分。

下席不是正式的酒席,供至親及辦事人食用,菜餚較粗簡,不講究禮節。

大席則方方面面講究禮節,方桌以左右上角為首位,陳列於廳堂的以左邊靠壁第一桌左上角為首位,右邊靠壁的第一桌右上角為次位;坐10人的圓桌以左右中間為首、次位。酒席就坐以母系親戚為先,父系次之,宗族親戚按輩分高低,鄰里好友按輩份或年齡大小安排坐次。酒桌上下中間兩端為末位,供主人或主人代表落坐,司斟酒、上菜。宴席中出每道菜,應讓首位、長輩先動箸。主人敬酒或賓客互相敬酒必起立,以示尊敬。

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想闖賊破城,袁氏(袁可立後人)避亂外處,空其宅,故許得宴飲行刺其中也。」[1]

參考文獻

  1. 宴飲,查字典,引用日期201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