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宣城見杜鵑花
圖片來自大眾網

宣城見杜鵑花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感物起興。前二句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視聽並置,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後二句分別承接前二句,一句三頓,表現了詩人深切的故鄉之念

原文

李白〔唐代〕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

以前在蜀國時曾聽過杜鵑悽惻的鳴啼,沒想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杜鵑盛開。

杜鵑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心中思念故鄉。

鑑賞

  此詩感物起興。前二句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視聽並置,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後二句分別承接前二句,一句三頓,表現了詩人深切的故鄉之念。全詩通篇對仗,結構上前呼後應,渾然一體,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尤其是後二句,「一」與「三」三次反覆,按理在近體詩中是禁忌的,但詩人卻寫得神韻天然,足見詩人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兩句是寫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仿佛是呼叫着:「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晝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鬱積於心,此時一旦勾起,大為悽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着的詩人,眼下不能回到故鄉去。青年時代,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不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覺得沒有面目見蜀中父老。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着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兩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迴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迴,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創作時間,主要有兩種說法。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春,時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種說法以薛天緯為代表,他認為此詩作於李白流放遇赦歸來之後,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

簡析

  《宣城見杜鵑花》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感物起興。前二句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視聽並置,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後二句分別承接前二句,一句三頓,表現了詩人深切的故鄉之念。全詩通篇對仗,結構上前呼後應,渾然一體,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自然渾成,神韻天然,足見詩人高超的筆力。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於西域碎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