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基故里(武功文成)原圖鏈接來自 驢媽媽網站 的圖片

客戰》,旨在闡述深入敵境實施進攻作戰的「客軍」應注意掌握的問題。

《客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西漢初年,漢將[[韓信攻趙的井陘之戰,趙軍的失敗,主要是由於趙軍主帥陳餘作戰指導失誤造成的。當時,陳餘率眾號稱二十萬,從兵力對比看,明顯優於漢軍(數萬),他恃眾輕敵,急欲同漢軍決戰。謀臣李左車根據漢軍「去國遠斗,其鋒不可當」和千里運糧、供應困難的實際情況,建議採取深溝高壘、堅壁不出的方針,以奇兵迂迴漢軍背後,奪其輜重,斷其糧道,置漢軍於「前不得斗,退不得還」(見《史記·淮陰侯列傳》,下同)的困難境地,然後伺機決戰,必能獲勝。但是,身居主帥之位的陳餘卻以「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為辭,拒絕了李左車的正確戰略主張,從而失去了固守待機、以計取勝的條件。而漢軍主帥韓信正是利用了陳餘恃眾輕敵、急於決戰的驕躁心理,採取正面列陣誘敵出戰與設伏襲占敵營相結合的指導方針,一舉殲滅趙軍,擊斬陳餘,活捉了趙王歇,創造了「客軍」深入敵境實施進攻作戰的成功戰例。

目錄

原文

凡戰,若彼為主、我為客,唯務深入。深入,則為主者不能勝也。謂客在重地①,主在散地②故耳。法曰:「深入則專。」③ 漢韓信、張耳以兵數萬,欲東下井陘擊趙。趙王及成安君陳餘聚兵井陘口,眾號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聞漢韓信涉西河,虜魏豹,擒夏悅,新喋血閼與。今乃輔以張耳,議欲以下趙,此乘勝而去國遠斗,其鋒不可當。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後。願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勿與戰。彼前不能斗,退不能還,〔吾奇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十日,兩將之頭可懸麾下。願君留意〔臣之計〕。否則,必為所擒。」成安君自以為義兵〔不用詐謀奇計〕,不聽,果被殺。

譯文

大凡戰爭,如果敵方是在本土防守,而我方處於進攻地位時,就務必要深入敵國腹心地區。深入其腹心地區,就會使敵人不能取得勝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客軍」深入敵國腹心地區,因無返顧之路,只能拚命進擊;而「主軍」處於本國作戰,士兵思鄉戀土,易於逃散致敗的緣故。誠如兵法所說:「深入敵人腹心地區作戰,將士就會專心致志地去殺敵。」

西漢初年,韓信與張耳奉劉邦之命率兵數萬,企圖東下井陘,進攻趙國。趙王歇和輔佐他的成安君陳餘調集部隊扼守井陘口,號稱二十萬眾。廣武君李左車勸成安君陳餘說:「聽說漢將韓信從黃河西岸東渡,俘虜了魏王豹,活捉了夏悅,剛剛血洗了閼與。如今又以張耳為輔佐,商議要攻占趙國,此是乘勝而離開本國實施遠征,其兵鋒所向是不可阻擋的。但我聽說,從千里以外運送軍糧,士兵就會面有飢色;臨時打柴割草而燒火做飯,軍隊就不能經常吃飽。如今井陘這條道路,車輛無法並列通行,騎兵不能並排行走,漢軍行進在數百里的狹長道路上,他們的運糧車勢必落在部隊之後。希望您暫且撥給我奇兵三萬人,抄小路攔截他們的輜重糧草;而您就憑據深溝高壘,固守防禦,不與其交戰。這樣,他們向前無法交戰,退後無法撤兵,我用奇兵切斷其後路,使他們在野外掠不到糧草,不出十天,韓、張兩將之頭就會懸掛在將軍的指揮旗下。希望您能認真考慮我的計策,不然的話,必將為他們所擒獲。」成安君陳餘自以為正義之師不使用詐謀奇計,根本不採納李左車的計策,其後果然被韓信部隊所殺。

注釋

①重地:《孫子兵法》所使用的軍事術語。謂深入敵境,背後有許多敵人城邑的地區。

②散地:《孫子兵法》軍事術語。馬本及諸本皆誤作「輕地」。據《孫子兵法·九地篇》稱:「主軍」乃是「自戰其地」,而「自戰其地為散地」,故改。

③深入則專:語出《孫子兵法·九地篇》。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2]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3]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4]」。

視頻

客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劉基簡介,文學360
  3. 悲劇性結局,朱元璋第一謀臣劉基為何被毒死,人民網,2006-11-10
  4. 明初詩文三大家,中華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