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雞石鼓的前世今生(郭法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雞石鼓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寶雞石鼓的前世今生》中國當代作家郭法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寶雞石鼓的前世今生

倘若不是文友推薦提醒,此次寶雞之行,我們很有可能與石鼓山擦肩而過,當然也就無從知道石鼓山下曾經湮埋着的那一樁樁蒼涼曲折的往事了。

石鼓山位於寶雞市區中部,為秦嶺北坡的淺山余脈伸入市區渭河南岸的一塊丘陵台地,海拔600餘米,因曾出土春秋時期的文物石鼓而得名。

讓我們穿越時空回溯到2900年前。周孝王時,曾有一個叫非子的人居住在犬丘(今甘肅省禮縣永興鄉、永坪鄉境內)。公元前897年,非子因善於為周孝王養馬而受到賞賜,給了他一塊封地(今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境內),非子在此建立附屬國(非諸侯國)。

歷史似乎總是給那些有着思想準備的人創造條件。當西周政權與春秋分野的時刻,周天子無力抵抗戎狄鐵蹄的蹂躪,準備東遷洛陽。公元前771年,秦非子五世孫秦襄公便用自己早已養好的快馬護送平王至洛陽。因護駕有功,襄公被封為諸侯。周平王指山賣磨,給他開了一張賜「岐山以西之地為域」(該區域為戎狄所占)的空頭支票。當襄公拿着這張空頭支票前去變現時,卻遭到戎狄的殊死反抗。襄公率兵戰戎狄,於第四年戰死在陳倉(今寶雞市陳倉區)。秦文公即位後,率兵「東獵」,將秦國國界推向今陝西省眉縣附近。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秦伐戎得勝,地界遂擴至寶雞岐山一帶。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47年)得石鼓10面,被喜好占卜的秦文公視為吉祥之物,奉為國寶。

石鼓,以石琢成,外形似鼓,故名石鼓。因其上刻有文字,故稱石鼓文。石鼓亦稱陳倉石鼓,為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被稱之為秦帝國的「東方紅」,康有為譽之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形狀各異,鼓文神秘,艱澀奇奧。石鼓上鐫刻的石鼓文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譽為「世界石刻之最,中華石刻之祖」。

10面石鼓分別為「千沔鼓」「車工鼓」「田車鼓」「鑾車鼓」「酃雨鼓」「乍原鼓」「吾水鼓」「吳人鼓」「而師鼓」「馬薦鼓」。每面石鼓高約1米,直徑約57厘米,每面鼓上用大篆文字刻有四言詩一首,約400餘字。10面石鼓上10首四言敘事詩,記述了先秦時期君王的漁獵、慶典、練兵等各種活動,其精湛的藝術筆墨絲毫不遜於《詩經》的寫景敘事名篇。

時光在無聲地流淌着。在公元前747年至公元627年長達1300餘年流逝的時光里,10面石鼓身上曾發生過什麼故事?又經歷過怎樣的離奇曲折?史書上未見記載,亦無留下過任何傳說。直至公元627年的某一天,10面石鼓才破土而出,重見天日。

公元627年,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稱帝後,經歷多年戰亂的中國,進入「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

也就在這一年,距國都長安350里的寶雞石鼓山北坡一帶,一個放羊老漢無意中發現了10塊奇怪的石頭。它們體態龐大,外形似鼓,圓而見方,上窄下寬,中間微凸。它們不知在荒郊野外沉寂了多少年,日曬雨淋,滿目瘡痍。令人稱奇的是,當一塊石鼓上的泥土被清除後,居然顯露出大量的神秘文字,筆法奇異,竟無人能識。於是,流言四起,怪論疊出,更有鄉民聞風而至,焚香跪拜,驚為天賜神物。儘管如此,石鼓被發現後並未受到官家重視,仍在荒野中靜躺了100多年,忍受着風雨的侵蝕。直至「安史之亂」爆發後,正在雍城(今鳳翔縣)躲避戰禍的唐肅宗聽到石鼓的傳聞,責令州府官員將10面怪石運往雍城城南。但僅僅過了幾個月,石鼓便隨着戰亂的來臨而蒙難。當叛軍逼近鳳翔時,滿朝文武百官盡皆出逃,石鼓也被倉促移至荒野掩埋起來。

公元806年,地方官吏查訪到石鼓的埋藏之處,有着「文起八代之衰」美譽的大文學家韓愈上書朝廷,請求移石鼓到京城太學府內妥善保管。但朝堂上下,有眼不識金鑲玉的大有人在。在他們眼中,這幾塊石頭只不過是一些長滿苔蘚的破爛貨,韓愈的請求根本得不到重視,奏摺竟在朝堂上被擠壓8年之久。為此,韓愈曾滿懷悲憤寫下長詩《石鼓歌》:「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表達了石鼓被朝廷廢棄的強烈不滿,同時對朝中重臣和「陋儒」們進行了無情嘲諷。公元813年,著名宰相、後改任鳳翔府尹的鄭餘慶折中採納韓愈建議,就近將石鼓移入鳳翔孔廟存放並加以保護,總算讓石鼓有了遮風避雨的安身之所。這時距石鼓被發現已近200年時間了,而10面石鼓也只剩下9面,其中名為「乍原」的石鼓已不知所蹤。

然而,9面石鼓在鳳翔孔廟中並未得到長久妥善的安置。90多年後,曾經盛極一時的李唐王朝在接連爆發的戰亂中轟然倒塌。五代十國時期,鳳翔孔廟在戰火中被焚毀,廟內所藏9面石鼓被人盜運一空。備受蹂躪的陳倉石鼓,在戰亂中重新遁跡於草莽江湖。直至北宋真宗時,鳳翔知府司馬池(司馬光之父)才在民間找回9面失散多年的石鼓。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金石收藏家向傳師通過遍訪關中民間,終於找到散失數年的「乍原鼓」,但此鼓已被無知者鑿去上半部,成了舂米的石臼。所幸鼓上仍有四行文字得以保留,從而使流失300年的石鼓全部找回。

北宋大觀年間,宋徽宗下詔將石鼓全部運至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保存於保和殿,並用泥金填注石鼓文,禁止捶拓磨損。

石鼓的命運似乎一直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如影相隨,一榮俱榮,一損皆損。1125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汴梁,石鼓與徽欽二帝一同被押往金中都(今北京),金兵將石鼓上填注的泥金挖取,而將石鼓棄之於荒野。

石鼓再一次被發現和保護,已經是元成宗、元仁宗時期了。時任國子助教的虞集在一淤泥草莽中發現石鼓,始將石鼓洗刷存放於大都(今北京)孔廟之中。其後,歷經元、明、清乃至民國初期的600多年,10面石鼓一直在孔廟安放,受到歷代帝王、官員及文人學子的瞻仰。

而這種平靜在1933年又被再度打破。在日本侵華戰爭中,石鼓隨故宮文物一同南遷。此後10餘年間,石鼓赴上海、轉南京、抵重慶,在歷經南遷、西運、東返、北歸之後,終於在1950年回歸北京,在新家故宮博物院安然落戶。至此,千百年來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狀態中的寶雞石鼓才有了穩定歸宿(現寶雞石鼓山石鼓閣中展出的10面石鼓為仿品)。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千百年來寶雞石鼓跌宕起伏的命運,也再次明證了這一真理[1]

作者簡介

郭法章,字令典,出生於河南省新密市,1978年12月參軍入伍,服役于海軍東海艦隊,1996年12月轉業至鄭州。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