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釵的哲學(李鳳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釵的哲學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寶釵的哲學》中國當代作家李鳳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寶釵的哲學

因為太愛黛玉,自然就不喜歡寶釵。不僅因為她是黛玉的情敵,更因為不喜歡她那套世故虛假,工於心計的處世哲學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金陵十二釵的判詞里,唯有薛林二人是合在一起的。我常常驚嘆於曹公的用筆之美。同為寶玉婚姻的候選人,曹雪芹有意把兩人作鮮明的對比。同是美女,黛玉是姣花照水弱柳扶風的西子美,寶釵是臉若銀盆、眼同水杏、肌膚豐澤的楊妃美;黛玉是「氣大了,怕吹倒了」的病美人,寶釵是「氣暖了,怕吹化了」的冷美人;同是才女,黛玉在詩歌里放任性靈,如痴如醉,寶釵雖博古通今,卻口口聲聲「女子無才便是德」;面對家族的衰敗,黛玉把鋤悲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寶釵臨風高唱「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面對寶玉,黛玉和他一起放飛性靈,憎惡國賊祿鬼,寶釵苦口力勸他立身揚名,仕途經濟;面對世俗,黛玉孤高自許,不諳世故,寶釵練達人情,精於世故;黛玉在精神世界裡作詩,寶釵在現實生活中做人;黛玉是悲觀浪漫主義。寶釵是積極現實主義。寶黛二人總是大相徑庭背道而馳

在賈府眾人的眼裡,寶釵寶玉是絕配的金玉良緣,在當今世人的眼裡,寶釵是理想的終身伴侶。看,如此的美女,肌骨瑩潤,舉止嫻雅,溫柔敦厚,罕言寡語,豁達大度,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安分隨己,上恭順體貼於長輩,下愛惜體恤於下人,內交好於兄弟姐妹……寶釵的優點多得都數不過來,這樣的媳婦真是萬里挑一。但我總覺得寶釵蒙蔽了眾人的眼睛,我不能不嘆服於寶釵做人之周全,手腕之高明,處世之圓滑,用心之良苦。小小年紀竟能如此胸有城府,練達人情。面對這樣一個強勁對手,胸無城府又孤芳自賞的黛玉焉有不敗之理?

想那寶釵本來是志存高遠的,剛開始她是志在皇宮而不在賈府,來到京都暫居賈家,一來待選才人,二來因為哥哥薛蟠打死馮淵,全家暫來避禍。只是她那不爭氣的哥哥後來又惹大禍,寶釵入宮的希望也化為泡影。寶釵只能退而求其次,寶玉自然是最理想的選擇。

寶釵初進賈府,並不具備優勢。黛玉才貌雙絕不說,又是賈府權威賈母的心肝兒,賈府公認的寶玉婚姻人選。更主要是黛玉在寶玉心中有着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地位。用寶玉對黛玉的話說,「頭一件咱們是姑舅姐妹,寶姐姐是兩姨姐妹,論親戚她比你遠;第二件你先來,咱們兩個一個桌上吃,一個床上睡,從小一處長大,他是才來,豈有為他而遠你呢?」,寶玉黛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此時早已兩情相悅,心有靈犀,況且黛玉又是最懂寶玉的知己。寶釵要在這場婚姻的競爭中取得勝利,確實要下一番功夫。然而寶釵自有一番自己的處世之道,歸結起來我覺得有四:

寶釵的處事態度,「不關己事不開口,一聞搖頭三不知」。人前裝愚,自雲守拙。用她自己的話說,「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的好」。比如,在寶釵的生日宴會上,鳳姐看見一個小戲子很像黛玉,就笑着說:「這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瞧不出來。」寶釵心裡知道卻不說,寶玉不敢說,只有湘雲心直口快,脫口而出:「我知道,像林姐姐。」,結果湘黛二人不歡而散。你看寶釵多麼聰明練達,老於世故。

寶釵自保也就罷了,卻又難以掩蓋其陰險自私。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她那出滴翠廷的漂亮表演。寶釵在滴翠亭無意見聽到小紅墜兒談論的私情,寶釵心想「今兒我聽了他的短,『人急造反,狗急跳強,』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來不及,不如使個金蟬脫殼。」,正想着,窗子咯吱一聲開了,寶釵躲閃不及,,就故意放慢速度,笑着叫:「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兩人都唬怔了,寶釵反向他們笑問道;「你們把林姑娘藏那了,我才在河那邊看見她在這裡蹲着弄水。」。瞧,寶釵這手多漂亮,為了自保,急中生智,從容不迫地就把偷聽的罪名栽贓給了黛玉。原來她那溫柔敦厚的美麗羽毛下,竟藏着如此陰險的用心。

面對黛玉的敵意,寶釵在眾人面前所表現出的是裝聾作啞,寬容大度。特別是在賈母面前,寶釵更是要表現出豁達的胸襟。有次賈母提到金麒麟,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個。」黛玉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頭心還有限,唯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他才留心。」寶釵聽說,回頭裝沒聽見。寶釵無聲的回擊正是她做事的高明。這一來,在賈母及眾人心中,黛玉那樣尖酸刻薄,寶釵是那樣大度知禮。賈母越來越喜歡寶釵的為人行事,面對黛玉的刻薄,寶釵屢屢為自己贏得大度寬厚,有涵養,識大體的美譽。

其實寶釵的胸懷也未必如何寬厚,只不過她善於抓住表現寬厚的時機。有次,寶玉拿寶釵比楊妃,寶釵見黛玉面有得意之態,心想:「一定是聽了寶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她的心愿。」,於是就軟中帶刺地用反唇相譏寶玉「負荊請罪」,一下子正中寶黛二人心病,一時兩人羞得滿面通紅,結果又被鳳姐當眾取笑一番。連黛玉都對寶玉說:「你終於碰到比我厲害的人了吧.。」

寶釵很會做人,她懂修好人緣,建立友軍。她經常小施恩惠,拉攏襲人,交好湘雲等人。即便對眾人不喜歡的賈環也是溫言相待。以至賈府丫環下人也多願和寶釵親近。對於黛玉,她也略施小惠,迷惑情敵,送去幾兩燕窩竟把天性純良孤單寂寞的黛玉感動的涕淚交零,何況再加那封情文並茂,情真意切的書信,一時把個單純的黛玉弄得百感交集,深悔不已,竟對寶釵推心置腹,引為知己。但我總覺得那字裡行間里透着一絲絲虛假。這正是寶釵的高明,虛情假意也做得滴水不露,讓人感動不已。

寶釵知道決定寶玉婚姻的不是寶玉自己,而是老祖宗賈母、王夫人、鳳姐等人。王夫人鳳姐自不必說,一是姨母,一是表姐,寶釵一定要討得老太太歡喜,方能穩操勝券。同樣是巴結奉承,寶釵要比鳳姐高明,鳳姐的奉承露骨,寶釵卻講究含蓄。比如點戲,寶釵就有意去點對老太太口味兒的戲文,點點滴滴細微之中,我們都能讀出寶釵迎合的痕跡。隨着黛玉的漸漸失寵,寶釵在賈母的心中的位置節節攀升。即便對姨母王夫人,寶釵也是巧妙迎合,含而不露。金釧因挨了王夫人一耳光,含羞受辱投井而死,王夫人正悔恨自責之際,那寶釵倒真是善解人意,笑着安慰王夫人∶「姨娘是慈善人,……據我看來他並不是賭氣投井,或是他在井邊玩失了腳掉下去的」。瞧,寶釵多會說話,一下子把王夫人從強烈的愧疚自責中解脫出來,還自告奮勇地把新做的兩身新衣服做金釧的裝裹。這樣的言行處事,這樣的體貼入微,哪個長輩不暗自點頭稱許?

寶釵通過漂亮的外交手腕,日漸深得人心,贏得了龐大的友軍,,終於委屈的走進婚姻的殿堂,名正言順的成了賈府的寶二奶奶。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釵勝利了嗎?我掩卷沉思,或許她贏得了婚姻,她是個勝利者,但愛情是靈魂的交融,心靈的相通,我覺得她又是個失敗者,時代的犧牲品。穿越二百多年的時空,我仿佛聽到了寶玉出家後寶釵沉重的嘆息,看到了她寂寞憔悴的容顏。寶釵一生是一個悲劇,我同樣為這個紅樓的女子悲嘆不已。

[1]

作者簡介

李鳳仙,河南上蔡人,中學教師,河南省駐馬店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