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血女修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教區耶穌寶血女修會原圖鏈接來自 信德網絡版 的圖片

寶血女修會全稱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英語:Sisters of the Precious Blood),簡稱寶血女修會,得名於寶血,是香港慈善機構辦學團體,總部會址在新界粉嶺龍躍頭1號橋。

基督教發展史上,耶穌為首的猶太新興教派人數並不多,所以要發展下去必須建立一個有組織的團體。耶穌為自己挑選了十二個使徒[1],象徵自古以色列以來的十二部族[2]。這十二個人替耶穌向民眾宣傳教義。

簡介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1860年來華,翌年譚瑪達肋納及亞納進會,向中國婦女傳福音,組成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第三會,稱為「寶血會傳教姑娘」,足跡遍及廣東沿岸以至湖北的漢口。1922年脫離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獨立,成為國籍女修會,定名為「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或簡稱「寶血女修會」,首任會長為譚加辣修女。

獨立後的寶血女修會獲師主教相助,借出筲箕灣第106地段幾間房屋,作為臨時的會院及學校之用,但過了兩個月就坍塌了,於是遷往聖十字架樓,成為獨立後第一座修院。1929年7月1日位於深水埗元洲街的母院落成,由恩理覺主教祝聖,7月19日教廷頒令正式准許寶血女修會成為香港代牧區的本地修會。

社會工作

寶血女修會創會之初,修女們特別關愛弱小婦孺。1931年將母院部分地方闢為患病兒童診治,贈醫施藥。1951年獲香港政府於深水埗元洲街撥地興建現今「寶血幼兒院」前身的孤兒院,專門收容棄嬰。翌年於新界粉嶺龍躍頭建成孤兒院,照顧年齡較大的孤兒,隨着香港社會轉型,該院已由收容孤兒,轉為照顧因家庭問題及其他原因未能獲得適當照顧6至18歲的女童。

靜院服務

寶血靜院共分為兩座,設有21間房間、聚會室4間、祈禱室兩間、閱讀室兩間等,可容納30人,專為繁忙的都市人提供一個退省靜修的地方。另有會議室,設有多媒體及即時傳譯系統,以供開會及研習會之用。

視頻

寶血女修會 相關視頻

天主教,基督教,○○○教,世界各大宗教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
基督教三大分舵: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有怎樣的愛恨情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