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志禪師的神機妙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志禪師的神機妙算,南京靈谷寺有座著名的三絕碑:唐代畫家吳道子繪的寶志禪師像、唐代詩人李白題的像贊、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墨跡。其中吳道子的寶志和尚像,確有與眾不同之處。寶志是南北朝時期的得道高僧,而吳道子卻將他的手腳畫得形似雞爪,令觀者如墜迷霧。吳道子為何這樣畫?這裡自有其來歷。

原文

  南朝齊梁年間,句容朱村住着一對膝下無子的老夫婦,他們做夢都想有個兒子。

  一日清晨,老頭兒有事外出,途經一片樹林時,猛然聽到一陣嬰兒啼哭聲。老頭兒納悶,這林子裡哪來的嬰兒?說不準是哪位狠心父母丟棄的。他循着哭聲找到一棵老槐樹下,見樹頂有一個碩大的鳥巢,於是費力地攀上去一看,天哪!巢里果然躺着個白胖胖的男嬰。老頭兒樂得合不攏嘴,輕手輕腳地抱起哇哇直哭的嬰兒,回家向老伴報喜。自此夫婦倆就收養了這個孩子,給他取名叫寶志。

  寶志年歲漸大,身材與常人無異,唯有手腳變得越來越像雞爪。鄉民們取笑他,同齡的孩子欺負他,寶志不堪受辱,一氣之下遁入佛門,後來成了一位通古博今,能掐會算的高僧,被梁武帝尊拜為國師,深受器重。

  有一天,寶志興沖衝進宮見梁武帝,劈頭就問:「萬歲想找我嗎?我正想找萬歲呢。」梁武帝暗自吃驚,心想寶志真是位活神仙,他怎麼知道我的想法?

  不待梁武帝發問,寶志搶先說道:「我想跟皇上討塊地方,以作百年安身之用。」

  「要何地?愛卿請講。」

  「我要鐘山南麓獨龍阜。」

  「就這樣吧。」梁武帝說,「獨龍阜一地賜給法師就是了。不過,我想請教一個問題。」

  寶志早就洞察梁武帝的心思,因此直截了當地說:「萬歲想知道,你這江山還能坐多久,對嗎?」

  梁武帝瞠目結舌,張了半天嘴才說出話來:「正是此事!」

  寶志笑笑,順手指着御案上的木塔道:「木塔壞時,江山易主。」

  梁武帝頓覺如履薄冰,慌忙問:「誰是叛臣?」

  寶志沉默不語,用手指指自己的喉嚨,又指指脖頸。

  「究竟是誰?」梁武帝急不可耐地催問。

  寶志搖搖頭,手捻佛珠道:「阿彌陀佛,天機不可泄露。」言罷持起禪杖,悄無聲息地走了。

  未過多久,寶志圓寂歸天。他是躺在床上作古的,死時面含微笑,床腳還點着一支蠟燭。有人發現後,匆忙稟告了梁武帝。梁武帝一聽就明白了:他是在囑(燭)我後事呢!便按寶志的遺囑將其厚葬在獨龍阜(今明孝陵所在地)。

  張羅完寶志的喪事,梁武帝心病又犯,整日茶飯不思地琢磨到底誰是謀位者。他凝視着木塔,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天真的念頭:要是把木塔改為鐵塔,這天下不就太平了嗎?梁武帝不禁為自己的高招拍手叫絕,剛下令把木塔拆毀,就有使臣進來裹報:「降將侯景起兵反叛。」聞聽此言,梁武帝如夢方醒,原來寶志用手指喉嚨和脖頸,正是指侯景啊!心裡愈加欽佩寶志的明察秋毫。為表示自己的仰慕,梁武帝又降旨在獨龍阜修建一座寺院,賜名開善寺;寺中建有「寶志禪師塔」,聊以追思。

  侯景反叛後,梁軍節節敗退,不久發生了梁武帝餓死台城的慘劇。陳朝於是取代了梁朝。

  吳道子的寶志和尚像上繪得明白:寶志手拿拂塵,意在拂「陳」;寶志的肩頭扛一把禪杖,杖端掛着剪刀和尺字,意為剪刀剪得「齊」,尺子可「量」東西,是暗示自己生活在齊梁時代。到了明朝,朱元璋為修明孝陵,將寶志禪師塔及墓碑(三絕碑)石刻從獨龍阜遷至鐘山東麓靈谷寺內。[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