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寶風熱感冒,用銀翹散還是蒲地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寶風熱感冒 原圖鏈結

 

夏天寶寶容易「熱氣」上火,患上暑熱外感,還容易引起炎症。寶寶藥箱裡的蒲地藍、銀翹散,便成了中成藥「熱門」產品。我經常說,孩子90%以上的常見病不必急着去醫院,家長學會居家判斷、辨證甚至簡單用藥都是可以的。最近就有很多選擇困難症的家長問,孩子風熱感冒到底該用銀翹散還是蒲地藍呢?

因為問OTC藥店導購,得到的回覆往往是「都可以」,但給寶寶入口治病的藥物,怎麼會「都可以」?這兩種藥在對症和藥效上還是有區別的。[1]

銀翹散:給身體提供驅邪的動力

銀翹散源於清代醫家吳鞠通所著《溫病條辨》,是一劑非常著名的辛涼解表經典方劑。所謂辛涼解表,到底是什麼意思?銀翹散中不乏一些性味寒涼的中藥材。寶寶的「熱氣上火」證,就要靠這些寒涼之物清熱降火。「解表」是解除表證的意思,凡能疏解肌表,促使發汗,解除表徵的藥物,就稱為解表藥。[2]

銀翹散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有風熱表證、溫病初起的時候,用味辛的中藥材,讓外邪隨汗排出體外。

風熱感冒一般有這些症狀:

不怕冷,但風一吹就不舒服;流粘稠黃鼻涕;喉嚨常充血紅腫;常多出汗;常突起高燒。

我們來看看銀翹散的主要組成:

清熱解毒組:連翹、銀花、蘆根、竹葉。

寶寶患了風熱感冒,嗓子干痛紅腫,身體感覺被熱熏蒸,似乎很缺水。而連翹和銀花正是解表散熱用的,蘆根、竹葉還有生津止渴的功效。[3]

疏散風熱組:牛蒡子、薄荷、荊芥、淡豆豉。其中的荊芥既能疏風熱,又能散風寒,是一種發散力度非常強的中藥材。

我常推薦銀翹散作為兒童風熱感冒的首選中成藥。它雖然有清熱的作用,但藥效不會太強。而且,寶寶吃了它,等於多了一股把體內風熱外邪向外推的動力。驅了邪,寶寶的感冒自然好得快。

蒲地藍:清熱解毒力度比較強

常常強調,家長在購買中成藥前,都要學會看藥品說明書。蒲地藍這種治療熱感的常用藥,是什麼成分呢?

我們首先就會看到蒲地藍的組成表中有板藍根。板藍根曾一度被認為是「萬能清熱藥」,但其實是比較寒涼的,寶寶不可以長期服用。這也是我不建議寶寶動不動就把板藍根當預防保健水天天喝的原因。

如果只是風熱外感的初期,僅僅有一些表證,風熱、濕熱都不是太厲害的時候,一上來就使勁用蒲地藍,可能有點重。

看看蒲地藍中其它中藥材的組成: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的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苦地丁:性味苦寒,可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可以看出,蒲地藍專攻清熱解毒,而且藥效比較猛烈,沒有銀翹散溫和。2018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要求蒲地藍修改說明書,特地標明孕婦、過敏體質人群,以及常腹痛、腹瀉、喜暖的脾胃虛寒者慎用。

那麼,蒲地藍的組成比較寒涼,就不能給寶寶用嗎?當然不是。有一種情況就比較適合用蒲地藍,當寶寶患手足口病輕症、皰疹性咽峽炎時,發病初期會有一段高熱期,這時就可以用蒲地藍清理濕熱蒸盛證,而並非一定要用到退燒藥。

用藥指南

寶寶夏天熱氣上火:銀翹散、蒲地藍都不用,建議飲竹蔗馬蹄水等清熱解暑食療方。

寶寶患風熱感冒:用銀翹散。1~3歲1次1/2包,每日2~3次;3歲以上1次1包,每日3次。

寶寶患熱毒明顯的時行感冒:用蒲地藍(症狀輕時也可用銀翹散)。1~3歲1次1/3支,每日2~3次;3~7歲1次1/2支,每日3次;7歲以上1次1支,每次3次。具體劑量,須視寶寶體質、年齡、病情發展而定,或遵醫囑。

寶寶感冒用藥要注意輕、小、靈

無論是感冒,還是其它兒童常見病,給寶寶用藥,一定要講究輕、小、靈的原則。小兒的身體特點是「臟腑輕靈,隨撥隨應」,意思是在用藥上,稍微給身體一個對的方向,攻伐不必過猛,寶寶的身體自然會朝着那個正確的方向自我修復。這也是因為,兒童的病機往往很單純,沒有成年人複雜。

如果隨便濫用、一病就用攻伐過猛的藥,後果可能有:

1.藥物無效。

寶寶原本單純的風熱感冒被治得更加複雜,變為寒熱夾雜,後期治療、調理起來十分複雜。此外還可能傷及脾胃消化,病癒後會更容易積食,要通過2周左右的餵養調理,循序漸進地恢復過來。

2.可能短時間覺得有效,一吃就退燒消熱。

但長遠看,寶寶本就虛寒的體質已經被苦寒的藥物所傷。長此以往,寶寶還會陽氣不足,整體免疫力都會比較差。

其實,兒童常見病治療起來不複雜,但錯誤的用藥,往往卻會把原本簡單的問題弄複雜。想讓寶寶長得好、少生病,即使生病也能快速恢復,兒童用藥安全是家長必須關注的方面。   

視頻

參考文獻

  1. https://www.kepuchina.cn/health/disease/202006/t20200623_1634112.shtml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3.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