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肚子受涼腹痛腹瀉,學會這幾招輕鬆祛胃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最近氣溫升高,天氣炎熱。很多孩子都忍不住貪吃西瓜、冷飲、雪糕這些冷食。但過了嘴癮之後,很快就肚子痛,甚至上吐下瀉,這便是典型的胃寒症狀。[1]
我們過去常常講,孩子脾胃虛寒該如何調養。現在正值酷暑時節,出現胃寒症狀的孩子更多了。那麼,如何給孩子合理暖胃健胃,有效止腹痛腹瀉呢?[2]
目錄
胃寒,有「虛實」之分
最常見的引發胃寒的原因,是肚子着涼了,吃多了生冷的東西。這2點在夏天都很常見,罪魁禍首一個是空調,一個是冷飲雪糕和寒涼蔬果。但胃寒也分虛寒和實寒,表現是不一樣的。[3]
1、胃虛寒證:
寶寶如果出現四肢不溫、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爛、很容易積食,腹部稍受涼或飲食稍不注意就會發病,發病時胃部冷痛綿綿不已,就是比較典型的胃虛寒。
胃虛寒是一個綿長、持續的過程,病程往往很長,有時可能要等寶寶長大、脾胃發育健全後才能緩解。
胃虛寒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先天陽氣不足,生下來底子就是「寒濕」的。胃虛寒,相連的脾土必然也是虛寒的。先天稟賦比較差,後天餵養又出了錯,就會導致寶寶脾胃功能不斷被削弱。
2、胃實寒證:
胃實寒的寶寶,平時脾胃消化功能其實是不錯的,但往往由於突然寒邪侵體,導致中焦劇烈疼痛,小肚子涼冰冰,甚至還有腹瀉、嘔吐、頭痛、骨節肌肉酸痛的症狀。
值得慶幸的是,胃實寒就像雷陣雨,發病雖然急,但病程通常比較短。寶寶貪嘴猛吃大量冷凍、寒涼的食物後,最容易引發胃實寒。
不過,雖然實寒證與虛寒證的病理不同,但這兩者是可能相互轉化的。每一次寒邪侵胃,都是對消化系統的磨損。經常胃實寒,長此以往,寶寶的脾胃會越來越虛。
胃寒就吃胡椒豬肚,以形補形靠譜嗎?
很多人相信「以形補形」。胃有虧損,就用豬胃去食補。
胡椒豬肚湯能治胃寒,確有此事。但並不是因為形狀像。胡椒豬肚湯的主要原料有豬肚、胡椒、生薑片等。在這味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胡椒。
胡椒辛熱,歸胃、大腸經,可散寒,下氣,消痰,能開胃進食。豬肚在這味湯中的作用是藥引,順帶也增加了湯水的溫潤滋補。如果寶寶不愛吃豬肚,換成同樣性味功效的食物也是可以的。比如,夏天可以把豬肚換成瘦肉、雞腳;等到了冬天,還可以換成羊肉。
1、胡椒雞腳湯
材料:胡椒3g,玉竹10g,雞腳50g,去核紅棗2枚,生薑1片。
做法:材料洗淨處理後下鍋,加約5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約1小時,雞腳軟爛後即可。
功效:調養脾胃,氣血雙補,溫中補虛,散寒止痛。
適用年齡:2歲以上無病痛、消化好可服。一周服1次。
需要注意:雖然我常說味辛的調料有散寒、健胃的功效,夏天可以適當給寶寶吃。但胃寒的寶寶不能過量吃蔥姜蒜花椒。刺激性的調料容易損耗胃氣,引起疼痛、腹瀉。所以胡椒煮出來的暖胃湯1周喝1次就夠了。
積食總是清不掉、胃氣過於虛弱的寶寶,則不建議以辛暖胃,而可以用胡蘿蔔粥、山藥百合紅棗粥代替。粥溫潤滋補,對胃寒寶寶來說是最適合的主食之一。
2、胡蘿蔔粥
材料:胡蘿蔔1根,粳米50g。
做法:胡蘿蔔洗淨切絲,沸水煮過後,與食用油、蔥花、薑末等調料翻炒後待用;大米加5碗水,煮至米粥軟爛時加入炒好的胡蘿蔔,小火熬製10分鐘即可。
功效:胡蘿蔔性味甘平,補中安五臟,緩解腸胃不適。
適用年齡:2歲以上消化好時可服。蠶豆病寶寶可服。
3、山藥百合紅棗粥
材料:山藥20g,百合20g,薏米20g,去核紅棗2枚,水發大米50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5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至米粥軟爛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養胃,清熱潤燥。
適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時可服。蠶豆病寶寶可服。
內服應不了的急,用外敷止痛散寒
以上食療方,作用主要不在於「江湖救急」,而是在胃虛寒寶寶不發病時、或胃實寒寶寶腹痛過後調理用。
如果胃寒肚痛來得突然,建議家長用外敷法止痛散寒。最高效、應急的方法,是用暖寶寶隔衣服貼在寶寶的中焦神闕穴周圍,也就是肚臍眼的位置,通過物理傳導熱量,舒緩疼痛。
同時,可以搭配紫蘇水、艾葉水、紅糖水等,內外合力驅走寒邪。比暖寶寶更有效的方法,是用粗鹽外敷或艾葉外敷。
1、粗鹽外敷法:
將粗鹽炒熱,紗布包好,放於寶寶中焦肚臍處熱敷。每次敷10~15分鐘,一天可熱敷1~2次。
粗鹽能將體內的濕氣吸出,散寒養胃,適用於因受寒所導致的胃部疼痛。熱敷的同時,還可以隔着紗布配合輕微地摩腹按摩。等粗鹽冷卻後,下次用的時候可以反覆炒制加熱,但最好不要炒制超過3次。
2、艾葉外敷法:
艾葉揉碎成碎末,用料酒炒熱,用紗布包裹後放在中焦肚臍處熱敷。在外面可用熱水袋熨之,直到疼痛緩解。
這個方法尤其適用於素來脾胃虛寒、寒邪凝滯導致的胃痛。還可以用艾葉煮水喝,第二天肚子不痛了,再用艾葉泡腳鞏固一下。
學會這些內服、外敷的妙招,可以幫助寶寶及時緩解胃寒肚痛。但脾胃寒涼、易被寒邪入侵的根源,依然在於餵養調護不當。如果寶寶先天脾胃、體質偏弱,家長就更要在後天餵養方面加把勁。
視頻
參考文獻
- ↑ https://www.kepuchina.cn/health/disease/202007/t20200717_1646567.shtml 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 ↑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 ↑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