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寶坻大口屯教堂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寶坻大口屯教堂建於1873年,坐落在「磨盤街」旁。大口屯鎮以東處有一個村莊叫大薄甸,歷史上北京教區主教孟振生早在1859年就深入該地區建立教堂,因此在民間大薄甸教堂也有「京東第一堂之說。

由於「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根深蒂固,大薄甸教堂呈「人」字形,堂身自然分為兩部分,祭台設置在整個建築的連接部位。北京教區曾打算以此堂作為寶坻地區總堂,但終以其教堂建築理念傳統、封建,有違天主教「愛與平等」的精神,遂在大口本另闢新堂。

堂區為「刀」狀,占地約 15 畝,建築格局由三部分構成,全部建築為青磚、松木結構。東部為教堂,坐南朝北,長60米,寬 35 米,整體造型莊嚴秀麗,屬干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兩座高高的塔尖直衝雲雪,三個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的圓形玫瑰花窗,塑造出端莊綺麗的立面,現已不存。

目錄

花窗玻璃

花窗玻璃,通過拼組成一幅幅五顏六色的聖經故事,起到了向不識字的民眾宣傳教義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而花窗玻璃在建築學上則有牆的作用[1],起到部分的支撐作用。如果是天主教哥特式教堂,則位於主,副入口上的圓形玻璃窗,稱為玫瑰窗;細長的玻璃窗稱為柳葉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內部神秘燦爛的景象,從而改變了羅曼式建築[2]因採光不足而沉悶壓抑的景象,並表達了人們嚮往天國的內心理想。

教堂大都有些昏暗,多數是用燭火照明,現在也用電燈了,有很多還是做成蠟燭的模樣。主要的採光還是靠窗戶,外面的陽光透過花窗照進來,光的反差會很大,所以昏暗中看這些玻璃窗,線條和色彩就更為鮮明。也許這就是設計者的用心所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