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黃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宜黃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東,居宜水、黃水匯合處,北緯27°03′-27°43′﹑東經116°01′-116°28′。總面積1944.20平方千米。總人口21.4萬人(2004年),其中非農業人口3.75萬人。
全縣轄6個鎮、6個鄉、2個墾殖場:鳳岡鎮、棠陰鎮、黃陂鎮、東陂鎮、梨溪鎮、二都鎮、中港鄉、新豐鄉、神岡鄉、圳口鄉、南源鄉、桃陂鄉。共有6個居委會、138個行政村[1]。縣政府駐鳳岡鎮。
地勢南高北低,山地面積占全縣的59%,東南部軍峰海拔1761米,為最高峰。宜水、黃水源出南部山地,分別流貫東、西部,北流至鳳岡匯成宜黃河,向北匯入撫河。年均氣溫17.3℃,年降水量1749毫米。主要礦產資源有鎢﹑鐵﹑銀、鈮鉭礦、水晶等。特產有薯粉絲﹑霉豆腐﹑水煮筍﹑百合粉、白蓮、斗米壺水酒、松油醇、雪條棒等。
臨(川)寧(都)、林(坊)崇(仁)公路過境。西北部曹山是佛教禪宗曹洞宗發祥地。旅遊景點有曹山寺和本寂禪師墓、明譚綸墓、大司馬石牌坊、石鞏寺、石門寺、桃華山﹑太極岩﹑譚公休閒山莊﹑軍峰山等。
歷史沿革
秦屬九江郡,西漢為南城縣域,東漢分屬臨汝、南城縣地。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分豫章郡之臨汝、南城立臨川郡。同年,析臨汝地置宜黃縣。因縣治在宜黃二水合流處,故名宜黃,屬臨川郡。隋初開皇九年(589),廢臨川郡設臨川縣,廢巴山郡設崇仁縣,宜黃併入崇仁縣。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又析崇仁地置宜黃,隸撫州。武德八年,復併入崇仁。北宋開寶元年(968),南唐割崇仁縣之崇賢、仙桂、待賢三鄉置宜黃場,場署設仙桂鄉長春里,仍屬崇仁。開寶三年(970)升場為縣,隸撫州,設縣治於黃填鎮(今鳳岡鎮)。八年(975),南唐土地盡入於宋,宜黃縣屬撫州軍。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屬撫州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屬撫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屬撫州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各縣直轄於省。三年,宜黃屬豫章道。十五年廢道,各縣直轄於省。廿一年,宜黃屬第八行政區。廿四年至解放前夕均屬第七行政區。1949年5月10日,宜黃縣城解放。先後隸屬撫州地區(分區、區、專區)。2000年7月10日撫州地區改為市,宜黃隸屬撫州市。
1985年3月15日,撤銷黃陂、棠陰鄉,設置黃陂、棠陰鎮(贛府廳字[1985]160號)。1995年12月12日,撤銷梨溪鄉、東陂鄉,設立梨溪鎮、東陂鎮(贛民字[1995]250號批覆)。
1997年,全縣面積1944平方千米,人口19.4萬。轄5個鎮、11個鄉:鳳岡鎮、梨溪鎮、棠陰鎮、黃陂鎮、東陂鎮、桃陂鄉、潭坊鄉、城南鄉、南源鄉、二都鄉、圳口鄉、藍水鄉、神崗鄉、中港鄉、白竹鄉、新豐鄉。縣政府駐鳳岡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縣總人口205961人;其中:鳳岡鎮31532人、棠陰鎮17753人、黃陂鎮19690人、東陂鎮10532人、梨溪鎮17376人、城南鄉15003人、二都鄉15031人、蘭水鄉13709人、中港鄉5488人、白竹鄉4357人、新豐鄉7427人、神岡鄉9759人、圳口鄉10922人、南源鄉8338人、潭坊鄉6824人、桃陂鄉12220人。
2001年3月2日,撤銷二都鄉,設立二都鎮(贛民字[2001]94號批覆)。2001年11月8日,撤銷藍水鄉,劃歸中港鄉,鄉政府駐藍水;撤銷白竹鄉,劃歸黃陂鎮;撤銷城南鄉、潭坊鄉,劃歸鳳岡鎮(贛民字[2001]509號批覆)。
2002年底,宜黃縣面積1944平方千米,人口20.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萬人。轄6個鎮、6個鄉,6個居委會、151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鳳岡鎮。
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21.1萬人,轄6鎮6鄉。
視頻
宜黃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要做到「三個聚集」 ,搜狐,2020-07-30
- ↑ 2001年3月28日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搜狐,200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