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蘇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宜蘭縣蘇澳鎮位於台灣省宜蘭縣,經緯度為東經122度,北緯24.30度,在宜蘭縣的東南方,總面積為89.0196平方公里。瀕臨太平洋,是著名的蘇花公路及台灣鐵路管理局北迴線起點,也是蔣渭水高速公路的終點,是往台灣東部的重要通道。蘇澳有著名的冷泉——蘇澳冷泉。蘇澳港位於境內,供散裝貨輪以及海軍使用。蘇澳鎮的南方另外還有南方澳漁港,是台灣重要的近海及遠洋漁業港口。[1]
中文名: 蘇澳鎮
外文名: Su'ao Township
別 名: 施八坑、港口
行政區類別: 台灣省宜蘭縣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台灣省東北部沿海,宜蘭縣東南方
面 積: 89.01 km²
下轄地區: 26里403鄰
政府駐地: 蘇西里蘇港路215號
郵政區碼: 27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1256人(2014年7月)
著名景點: 蘇澳冷泉、南方澳等
火車站: 蘇澳車站、東澳車站等
當前掌控: 中國台灣
簡介
位於台灣省宜蘭縣,經緯度為東經122度,北緯24.30度,在宜蘭縣的東南方,總面積為89.0196平方公里。瀕臨太平洋,是著名的蘇花公路及台灣鐵路管理局北迴線起點,也是蔣渭水高速公路的終點,是往台灣東部的重要通道。蘇澳有著名的冷泉——蘇澳冷泉。蘇澳港位於境內,供散裝貨輪以及海軍使用。蘇澳鎮的南方另外還有南方澳漁港,是台灣重要的近海及遠洋漁業港口。
在北迴鐵路於1980年2月1日通車之前,蘇澳是聯繫北部地區與花東地區的交通輻輳。由於當時蘇花公路交通仍不甚便利,許多路段為單線雙向管制通車,往來花蓮耗時甚繁。因此,位於中繼點的蘇澳,成為重要的休息站,許多商家、旅館開設於蘇澳車站一帶,往花蓮方向的旅客在此休息,第二天換搭公路局(國光客運的前身)的班車。
北迴鐵路開通後,蘇澳面臨了經濟蕭條與人口外流的問題,人口數由全盛時期的六萬人一路移出至現今的數量。然而,蘇澳得天獨厚的觀光資源,以及重要的軍港之戰略地位,也帶來了另一波的商機。拉法葉艦建軍後,海軍帶來龐大的消費力;冷泉、南方澳、白米木屐村的宣傳成功,更促使每年夏天可觀的觀光人潮。尤其蔣渭水高速公路通車之後,蘇澳成為高速公路終點,使得觀光客更是絡繹不絕。
歷史
2010年9月宜蘭縣政府文化局長鄭文堂指出,於1624年西班牙人在航向日本途中看到了台灣,宜蘭首先獲得西班牙語地名命名為聖塔.卡塔利那(Santa Catalina),即噶瑪蘭灣。西班牙人在蘇澳登岸後,將蘇澳灣命名為聖.勞倫斯(San Lorenzo)。
宜蘭地名台灣番政志翻譯為「聖塔.卡塔利那」,宜蘭縣誌翻譯為「三打卡打里拉」。
傳說曾為海盜蔡牽的根據地。日據時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於1873年任職海軍少佐時曾渡海來蘇澳一帶勘查,並調查當地原住民的生活與關係。離去後清政府大為緊張,於次年派都督羅大春修築蘇花古道,以加強對後山的統治。日據後此地設蘇澳街,為台北州蘇澳郡役所所在地。戰後改街為鎮,交由台北縣管轄;1950年宜蘭縣設縣後,則由宜蘭縣管轄。
旅遊資源
每年夏季為旅遊旺季,以冷泉與海洋風情著名的蘇澳,吸引台灣各地觀光客前往拜訪。
蘇澳冷泉位於台灣宜蘭縣南端的蘇澳鎮。冷泉為碳酸冷泉,水溫約在22℃左右。冷泉水富含二氧化碳,台灣日據時期,日本軍人竹中信景無意發現此泉水清涼可飲,喝起來還略微甘甜,就此才有蘇澳冷泉之名。當地利用冷泉泉水開發了彈珠汽水與羊羹兩種特產品。
無尾港水鳥保護區
位於岳明新村,新城溪出海口南方的舊河道形成的濕地。每年秋冬成為鳥類自北方遷移避寒的樂園。與「五十二甲水鳥保護區」為宜蘭縣兩大著名的水鳥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