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定遠縣基督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定遠縣基督教是民國8年(1919年),美國牧師夏九典到定遠西鄉耿巷、朱家灣一帶進行基督教的傳教活動。此後,在爐橋建有教堂5間,倉庫5間、小學5間、子孫堂5間、門房3間。合計6幢30間房屋,占地面積2.5畝。不久,在定城東大街租了阮根茂家三間瓦房為教堂,開展基督教的傳教活動。先由夏九典兼任傳教士,繼由李玉田(外號老山東)傳教。民國27年(1938年)日軍侵占縣城,教堂停止活動。 建國後,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貫徹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基督教活動一度恢復。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基督教活動再次停止。

1983年,根據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報經安徽省人民政府宗教局批准,在全縣開放基督教堂4處,即年家崗鄉教堂、能仁鄉教堂、靠山鄉教堂、永康鄉教堂,擁有信徒3,640人,義工傳道人員25人。這些開放的堂點均成立了基督教「三自」(自治、自養、自傳)愛國小組。

基督教信仰上帝(或稱天主),以《舊約全書》、《新約全書》為聖經。基督教主要節日有聖誕節、復活節和受難節。每年12月24日夜為聖誕夜,一般都在該夜舉行聖誕音樂崇拜等。12月25日為聖誕節,該日舉行聖誕禮拜。每年農曆春分後首次月圓的第一個禮拜日,為復活節,教會舉行儀式紀念耶穌死後復活;復活節前三天即禮拜五是受難節,教會舉行儀式紀念耶穌受難。以上三大節日,基督教教徒無特殊情況,都準時參加。

基督教在本縣主要聖事有兩種,即洗禮(或稱浸禮)和聖餐(或稱擘餅)。受洗的人必須是信仰基督、明白教會的基本道理的人;領聖餐的人必須是受過洗禮的教徒。洗禮為基督教的一種重要宗教儀式,分滴水禮和浸禮兩種。滴水禮通常由牧師在願受洗進教者前額灑一掬水;另有教派(如真耶穌教派)主張全身浸入水中片刻,稱此禮為浸禮[1]。基督徒認為洗禮是表示信仰皈依的儀式,是耶穌所立的聖事,表明赦免本人一切的"罪",脫去舊人做新人。教會規定,願受洗進教者,必須先在禮拜堂聽道一年以上,然後申請參加慕道班。

了解基督教的基本要道,最後經牧師或長老考問信德通過後,同意施洗。受洗禮後才成為正式信徒,並有資格領受聖餐[2]

教堂

1985年,報經滁縣行署民族宗教事務科批准設立教堂8處:定城鎮教堂、爐橋鎮教堂、孫集鄉教堂、朱灣鄉教堂、西卅店鄉教堂、范崗鄉教堂、三和鄉教堂、藕塘鎮教堂。有教徒10,810人,其中包括全縣各鄉鎮臨時聚會點和自發點的教徒7,200餘人。這些教堂相繼成立了「三自」愛國小組。活動內容除每周星期日進行主日崇拜外,還有每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的小型聚會。

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

1990年,全縣共有教徒11,705人,並成立了定遠縣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籌備組,下設十二個小組。

定城鎮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由張士愛(系安徽神學院畢業)牧師任組長,王春英任副組長,有成員7名,分項負責管理教徒活動。並由教徒自願奉獻5萬多元,在縣法院南興建教堂8間、辦公室3間、牧師住房3間;備有音響1組;內設聖台一座;有長板凳200條、小凳子50個。計有教徒500餘人(婦女占多數,其次是農民和商人)。

爐橋鎮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由范傳國任組長,范維中任副組長,有成員5人,負責管理教徒活動。有教堂7間,內設聖台一座,有長板凳80條、小凳子120個。計有教徒638人。

年家崗鄉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屠乃波,副組長費海桃、官永素、崔北品,有成員10人;有教堂4間;有教徒400人。 能仁鄉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陳樹貴,副組長張開平、韓名常,有成員9人;有教堂4間;有教徒400人。

靠山鄉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何忠芳,副組長李善英,有成員9人;有教堂(租賃)4間;有教徒200人。

永康鎮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單國琴,副組長宋學峰、陳學華,有成員7人;有教堂6間;有教徒450人。

孫集鄉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鄧學如,副組長李樹珍、楊中英,有成員7人;有教堂3間;有教徒200人。

朱灣鎮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臧開群,副組長耿廣兵,有成員6人;有教堂4間,有教徒200人。

藕塘鎮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林錦全,副組長張仁力,有成員9人;有教堂4間;有教徒410人。

三和鄉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江守富,副組長高義仁、祝玉貴,有成員7人;有教堂3間;有教徒400人。

西卅店鄉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陳忠祥,副組長李增福,有成員9人;有教堂4間;有教徒400人。

范崗鄉基督教「三自」愛國小組,組長陳茂廣,副組長王少蘭、蕭永玲,有成員11人;有教堂6間;有教徒400人。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禮儀活動,新浪博客,2011-06-07
  2. 宗教禮儀,道客巴巴,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