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定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定水鎮位於南部縣中部,距縣城9公里,國道212線及G75蘭海高速公路交匯而過,東與南隆鎮、肖家鄉接壤,南連寒坡鄉、太華鄉,西與大王鎮、興盛鄉毗鄰,北與老鴉鎮、閬中柏埡鎮連界。西河、寶馬河橫貫全境。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充市調整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7號):撤銷興盛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定水鎮管轄,定水鎮人民政府駐上河街25號。[1]

鎮情概況

全鎮轄20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18246人(2017)。幅員面積54.75平方千米。

1995年3月29日國家建設部批准定水鎮為小城鎮試點鎮。華潤藍劍南充啤酒有限公司、川龍化工等重點企業落戶該鎮,帶動了民營企業迅猛發展,吸收和解決了大量剩餘勞動力,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城鎮規模日益擴大。農業堅持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了以蠶桑、水果、糧食、畜牧為支柱產業的發展路子。

發展目標

到2010年末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3億元,大力招商引資,實現農業大鎮向工業重鎮的轉變;農業總產值實現0.9億元,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實現農業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城鎮面積達到2.9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16000人;建成212線枇杷產業帶和蠶桑基地;村村建成泥結碎石路面以上公路;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

產業結構

鎮黨委、政府在上級黨政的正確領導下,精誠團結,開拓進取,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以農民減負增收為核心,以調整結構為主線,以產業化經營為重點,強力打造支柱產業。一是抓好畜牧產業,加快LY母豬推廣步伐,發展了以1村趙連榮、5村蒲昌華、14村李明成、20村周忠為龍頭的DLY肉豬養殖大戶。發展了以14村李進為龍頭的肉牛養殖大戶,建立了20村的奶牛基地,城鎮居民隨時能喝上新鮮的牛奶。二是以業主開發為依託,紮實抓好經果樹,本着「自願、有償、依法、規範」的原則,鼓勵業主承包經營成片開發土地。

重慶蔬菜批發商毛慶德承包2村耕地200餘畝,投資20萬元,種各類返季蔬菜。氮肥廠職工敬洪貴承包7村耕地150畝,投資120萬元,搞起了花卉苗圃和龍竹種植業。南隆鎮居民王文學承包5村、9村耕地200畝,投資30餘萬元,培植伏季水果。定水12村魏成龍在15村包土地近150畝種上了大五星枇杷。宋光明在20村種枇 杷近100畝。最典型的業主趙永龍、李明勤二人已投資建成枇杷園200畝,年產值近90萬元,當地農民從業主手中獲得勞務費年平高達30餘萬元。從而帶動了農民致富,加速了土地流轉步伐,提升了土地效益。全鎮糧經比例為5:5,複種指數288%。三是以科學種田為載體,實行良種良法,全年糧經作物優質品種推廣總面積28746畝,其中:優質水稻4216畝,優質專用玉米5210畝,優質專用土豆3000畝,脫毒薯類3020畝,「雙低」油菜籽3000畝,無公害蔬菜10300畝。

在克服各種自然災害和「禽流感」帶來的影響下,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68億元,增長6.4%(其中工業總產值2.03億元,增長7.01%;農業總產值1.65億元,增長5.79%),糧食總產量12312噸,增產693噸,人平產糧417公斤。生豬出欄23455頭,人平出欄生豬1.2頭,其中DLY優質肉豬出欄5200頭,牛羊出欄3500頭,小家禽出欄28萬隻,水產品產量達到62噸,水果產量達680噸,人平產果34公斤,其中優質枇杷產量達600噸。新栽優質水果500畝,龍竹近1000畝,花生種植面積3500畝,大豆種值面積3,100畝,商品蔬菜種植面積12,000畝。

新招商引資項目10個,到位資金480萬元,新增土地流轉4戶,面積650畝,新增民營企業4家,新增個體工商戶32戶,勞務輸出9080人,收入36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2元。比人平增加190元,增幅8.4%,稅費改革,人平減負66元。糧食直補資金17萬元兌現到全鎮農戶手中,退耕還林,醫教費22萬元、補助資金25.3萬元、糧食16.5萬公斤,全部兌現到383戶植林戶,達到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2004年財政總收入21148萬元,財政總支出21141萬元,結餘0.07萬元,全面完成糧食入庫任務,國、地兩稅全面完成任務。[2]

基礎設施建設

鎮圍繞城鄉共融,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以創市級「文明衛生小城鎮」活動為契機,按照「突出重點、完善功能」夯實基礎的要求:一是投資20萬元,實行亮化、美化工程,規劃市場管理,場鎮有兩個綜合市場,兩個專業市場,鎮環衛所不分白晝,組織專人,整治場鎮髒、亂、差,規範車輛及攤點停放,其市容煥然一新。

12月25日市級文明衛生小城鎮創建工作經市、縣驗收達標。二是加強以治水改土、興林、修路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搞好了3村「中改」和8村「水保」工程,改造面積600餘畝。在2、3、8、15、16、20村實施沼氣國債項目和「一池三改」工程,建沼氣池600餘口,經國務院、省、市、縣驗收達標。在2、3、4、等18個村實施了「紅層找水」工程,打井1200口,極大地改善了人畜飲水環境。20村新村建設開展得轟轟烈烈,現初具規模。定鹿公路整治投資60萬元。投資近30萬元整治建設水庫。投資85萬元維修全鎮斗農渠。投資100萬餘元修建貫穿6個村的建設公路。全鎮7個村退耕還林面積1600畝,森林覆蓋率40.3%。

農網改造分戶座表已有15個村全面結束,農村用電安全價廉。固定電話裝機4188部,移動電話擁有3862部,修復鎮村公路156公里。鎮投資近40萬元重新改建自來水廠,城鎮居民都能飲用清潔爽口的自來水,全鎮自來水普及率達50%以上,有線閉路電視入戶率達80以上,生活用燃氣率已達31%以上。

社會事業

以人為本,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不動搖

狠抓社區文化建設,以「關工委」、「老齡委」、「老體協」等組織為依託,建立老年活動中心和街頭文藝表演隊。每逢節假日與逢場天,鎮影劇院和街頭表演五彩繽紛的文藝節目。每當夜幕降臨,定水場鎮歌舞昇平,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自貢老闆敬寶東購買場鎮土地15畝,投資100萬餘元,在西河大橋旁修建農家樂。三是企、事業蓬勃發展,鎮區內有高中、初中、小學各1所,共有教學班93個,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共有學生5367人,共有教師237人,升學率在90%以上,有幼兒園、託兒所3個,文化站1個,娛樂場所32個,每村有文化活動室、廣播室。場鎮有圖書館3個,醫院、衛生院2個,各村醫療點26個,有醫生72人,有病床42張,醫療設備齊全。全鎮合法生育率占96%,避孕及時率占100%,綜合結育率占95%,「三結合」幫扶工作達標。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450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510人,全鎮「五保戶」62戶,全年支付贍養費1.86萬元,民政救濟287戶、722人,發放救濟金27.5萬元。全鎮有525個企業,其中工業企業149個,企業從業人員2152人,其中工業企業850人,企業實交稅金237萬元,銀行、信用社2個,融資已破億元大關,全年向農業各業投放支農資金800餘萬元,其資金髮揮了較高的效益。[3]

相關視頻

陽穀縣定水鎮武堤口村100天110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