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定向增發是中國專有文化名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目錄

名詞解釋

定向增發是指非公開發行即向特定投資者(機構)發行新股,實際上就是海外常見的私募。定向增發指向的是特定機構,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引入該機構的特定能力,如管理、渠道等等。定向增發的對象可以是老股東,也可以是新的投資者。總之,定向增發完成之後,公司的股權結構往往會發生較大變化,甚至發生控股權變更的情況。

定向增發的流程

一、公司擬定初步方案,與中國證監會預溝通,獲得同意;

二、公司召開董事會,公告定向增發預案,並提議召開股東大會;

三、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公告定向增發方案;將正式申報材料報中國證監會;

四、申請經中國證監會發審會審核通過,公司公告核准文件;

五、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定向增發的具體內容,並公告;

六、執行定向增發方案;

七、公司公告發行情況及股份變動報告書。

定向增發的作用

1、利用上市公司的市場化估值溢價(相對於母公司資產賬面價值而言),將母公司資產通過資本市場放大,從而提升母公司的資產價值。

2、符合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監管要求,從根本上避免了母公司與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實現了上市公司在財務和經營上的完全自主。

3、對於控股比例較低的集團公司而言,通過定向增發可進一步強化對上市公司的控制。

4、對國企上市公司和集團而言,減少了管理層次,使大量外部性問題內部化,降低了交易費用,能夠更有效地通過股權激勵等方式強化市值導向機制。

5、時機選擇的重要性。當前上市公司估值尚處於較低位置,此時採取定向增發對集團而言,能獲得更多股份,從未來減持角度考慮,更為有利。

6、定向增發可以作為一種新的併購手段,促進優質龍頭公司通過併購實現成長。

7.非公開發行大股東以及有實力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大投資人可以以接近市價、乃至超過市價的價格,為上市公司輸送資金,儘量減少小股民的投資風險。由於參與定向的最多10名投資人都有明確的鎖定期,一般來說,敢於提出非公開增發計劃、並且已經被大投資人所接受的上市公司,會有較好的成長性。

定向增發對於股價的影響

1、資金用途:增發股票的目的一般只限於進行證券市場的科研工作或者收購其他公司,一般是提供利好的趨勢。證監會規定公司融資來的錢不能幹與經營不相關的事,如存銀行或者買理財產品一般都是不被允許的。

2、規模大小:短期來看,增發規模越大越好,相當於有大機構增持股票,定向增發大概率會積極地推動股價,但是如果從長遠來看的話,定向增發的股票有限售期,限售期一到,解禁股拋售,股價的壓力也會很大。

3、增發價格:一般來說,增發價格會低於現價,但是如果增發價格過低,則對散戶投資者會有一定的不利因素。

4、增發對象:定向增發對象的規模以及知名度越大,對於定向增發的效果也越大。

定向增發的應用模式

資產併購型

整體上市受到市場比較熱烈的認同,如鞍鋼、太鋼公布整體上市方案後股價持續上漲,其理由主要在於:

1、整體上市對業績的增厚作用。整體上市條件下,鑑於大股東持有股權比例大幅度增加,未來存在更大的獲利空間,所以在增發價格上體現出了一定的對原有流通股東比較有利的優惠。

2、減少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的不規範行為,增強公司業務與經營的透明度,減少了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的利益衝突,有助於提升公司內在價值。

3、對於部分流通股本較小的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整體上市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市值水平與流動性。

財務型

主要體現為通過定向增發實現外資併購或引入戰略投資者。財務性定向增發其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有利於上市公司比較便捷地實現增發事項,抓住有利的產業投資時機。

增發與資產收購相結合

上市公司在獲得資金的同時反向收購控股股東優質資產,預計這將是比較普遍的一種增發行為。對於整體上市存在明顯的困難,但是控股股東又擁有一定的優質資產,同時控股股東財務又存在一定變現要求的上市公司,這種增發行為由於能夠迅速收購集團的優質資產,改善業績空間或公司持續發展潛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構成對公司發展的利好。但是具體利好程度而言,則要考慮發行價格與資產收購的價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