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官垸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官垸鄉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位於澧縣東南端,地處洞庭湖濱,松滋河中、西支之間,四面環水,東望安鄉縣,西抵九垸鄉,北鄰小渡口鎮,南連七里湖農場,總面積81平方公里,人口1.7萬人。耕地面積48449畝,其中水田29064畝,旱地19385畝。[1]

中文名稱:官垸鄉

行政區類別:鄉

電話區號:0736

地理位置:澧縣東南端

面 積:81平方公里

人 口:1.7萬人

耕地面積:48449畝

概況

澧縣轄鄉。位於縣境東南部,松滋河中支東岸。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1.85萬人(2007年?)。轄1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官垸碼頭,距縣城27千米。

沿革

1950年為官垸鄉屬地,1956年建長興鄉,1958年置紅星公社,1959年稱官垸公社,1984年改官垸鄉。1996年,人口4萬人,鄉政府駐官垸碼頭,轄五愛、三合、官東、珠璣湖、濠口、趙家、樂府拐、興田、新發、雞母洲、田家口、幸福橋、蝦子當、雙富、郭家口、建武、毛興、余家、東巴、東福、共興、蔡家垴、保福、學堤、清河、東興26個行政村和官垸碼頭居委會;縣屬七里湖農場設此。2004年轄官垸碼頭居委會和東興、共興、才家、東福、保福、余家、毛興、建武、清河、學堤、蝦子、新聯、雙富、郭家、田家口、五愛、五星、官東、新發、新田、樂府、趙家、珠璣湖、濠口、三合25個行政村。

2005年,1、撤銷原東興村、共興村、東福村、蔡家垴村,合併組建余家台村;2、撤銷原保福村、余家村、毛興村,合併組建溝圍湖村;3、撤銷原建武村、清河村、學堤村,合併組建鳥兒洲村;4、撤銷原蝦子壋村、雙富村、郭家口村,合併組建常發村;5、撤銷原幸福橋村、田家口村,合併組建幸福橋村;6、撤銷原三合村、官東村,合併組建七里村;7、撤銷原五愛村、雞母洲村、新發村,合併組建仙桃村;8、撤銷原興田村、樂府拐村,合併組建世發村;9、撤銷原趙家村、珠璣湖村、濠口村,合併組建鳳凰村;10、保留官垸碼頭社區的行政區劃不變。調整後,官垸鄉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地理

官垸鄉屬於松滋河沖積平原區,屬於平原濱湖氣候,地勢平坦,面積寬廣,白天易受熱增溫,夜間輻射降溫較快,形成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無霜期短。歷年平均氣溫為16.9℃-17.1℃,歷年來極端最高氣溫為40.5℃(1972年8月27日,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3.5℃(1977年1月30日)。歷年平均溫度為80%,除1月和12 月小於80%外,其餘各月均大於80%。

2005年官垸鄉合村並組後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07年底總人口17139人,其中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回族、壯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散居境內,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125元。1998年潰垸後全鄉移民重建,順堤築台,統一建房安置,現群眾聚居於余家台、鳥兒洲台、共巴台、濠口台、官垸小區(統稱「四台一小區」),其中官垸小區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人口的主要安置區,距縣城27.2公里。

2015年官垸鄉撤鄉設鎮,並將七里湖農場、蘆葦總場代管區域劃歸官垸鎮管轄。

特色產業

官垸鄉地處洞庭湖湖區,土地肥沃,適合發展現代農業生產。鄉里成立了高效農業領導小組,先後引進了南美白對蝦養殖、紫錐菊藥材種植、10萬羽土雞養殖、萬隻肉雞養殖等項目,出現了一批種養大戶,辦起了藥材加工、水產品加工等農產品加工企業,解決勞動力就業500餘人。

蔬菜種植

鄉建設滿意政府領導小組副組長、副鄉長胡生平與常發村支部書記朱元金兩下廣東洽談,終於與廣東東升農場達成合作協議,引進資金200萬元,聯合本地幾位種植大戶,建起了600餘畝高標準蔬菜基地,專門種植奶白菜、上海青、芥蘭、菜心等蔬菜品種。基地採用國內最先進的灌溉控水系統,建成了3240立方米容量的恆溫冷庫,並通過廣東東升農場,與香港市場簽訂了長期供貨協定,將澧縣的蔬菜打入香港市場。

為了保證蔬菜品質,基地全部採用現代化的生產模式,40多名技術人員均來自廣東省公司總部,生產工人均經過嚴格培訓,整個生產過程按照現代化要求播種、施肥、澆水、收穫。嚴格禁止使用違禁農藥、化肥,所產蔬菜完全達到了環保無公害標準,每45天為一個生產周期,產品以鮮嫩、環保為顯著特色,深受香港市場歡迎。

據有關負責人毛先彩介紹:他們的蔬菜基地前景非常廣闊,預計全部投產後,每年可解決臨時用工2000人次以上,年創產值將達到900萬元,並可輻射、帶動其他村民發展蔬菜種植,形成高效蔬菜產業,增加村民收入。

對蝦養殖

為全面了解澧縣官垸鄉的實際情況,全國南美白對蝦養殖協會會長、中山大學海洋學院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負責人、博士生導師何建國兩次來官垸鄉實地考察,通過認真分析,最終敲定由中山大學海洋學院出資102萬元,澧縣福民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出資98萬元,組建了「澧縣華潤水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期開發水面200畝養殖南美白對蝦。

據何會長介紹,中山大學將派博士研究生常駐澧縣,指導農戶開展養殖工作,爭取儘快將澧縣建成我國南美白對蝦養殖主產區之一。

歷史沿革

澧縣轄鄉。1950年為官垸鄉屬地,1956年建長興鄉,1958年置紅星公社,1959年稱官垸公社,1984年復建官垸鄉。轄五愛、三合、官東、珠璣湖、濠口、趙家、樂府拐、興田、新發、雞母洲、田家口、幸福橋、蝦子當、雙富、郭家口、建武、毛興、余家、東巴、東福、共興、蔡家垴、保福、學堤、清河、東興26個村委會和官垸碼頭居委會。

2005年官垸鄉合村並組後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