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宗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宗預
國籍 三國
別名 字德艷
職業 鎮軍大將軍、兗州刺史
知名於 出使孫吳,駐督永安
知名作品



宗預(188年-264年),字德艷 ,荊州南陽郡安眾縣人[1]。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曾隨張飛入蜀助平益州,又受闢為丞相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參軍、右中郎將。諸葛亮逝世後,宗預受命出使孫吳,得到孫權的讚賞,孫權讚許宗預的坦率耿直,對他的敬重僅次於鄧芝費褘。先後遷任侍中和尚書,延熙十年(247年),宗預擔任屯騎校尉。[2]。遷後將軍,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將軍,並受封關內侯。公元258年(景耀元年),因病回成都,受任鎮軍大將軍。咸熙元年(264年)蜀漢滅亡後,宗預隨後主劉禪徙往洛陽,在中途病逝,終年七十七。。宗預為人坦率耿直,多次出使孫吳並深得孫權的敬重,為吳、漢兩國同盟的鞏固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人物生平

巧辯孫權

建安十九年(214年),諸葛亮張飛趙雲率軍從荊州入川支援劉備奪取益州,宗預隨同張飛平定蜀中諸郡縣。建興二年(224年),宗預因賢德被丞相諸葛亮辟用為丞相府主簿。後逐漸升任參軍、右中郎將。

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病逝。孫吳考慮曹魏可能會趁着蜀漢一時實力減弱而趁機進攻蜀漢,向巴丘的戍衛部隊增加了一萬兵力,一來欲作為蜀漢的救援,二來根據形勢對蜀漢進行瓜分。蜀漢見勢,亦增加了白帝城的防禦力量,以防範突然之變故。

建興十三年(235年),蜀漢派遣時任右中郎將的宗預出使孫吳。拜見孫權時,孫權質問宗預:"吳、漢兩國就好比是一家,但我卻聽聞你們增加了白帝城的守衛,這是為什麼呢?"宗預應答道:"我認為吳國加強巴丘之守衛,漢國增強對白帝城的防禦,都是為了適應形勢的恰當做法,不值得互相追問。"孫權聽聞後大笑,讚賞了宗預的坦率耿直,待其十分友好。宗預受到的敬重程度僅次於曾出使孫吳的鄧芝、費禕。宗預也因功升任侍中,後又轉任尚書。

人物評價

陳壽:鄧芝堅貞簡亮,臨官忘家,張翼亢姜維之銳,宗預御孫權之嚴,咸有可稱。

文學形象

宗預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出場於第105回,形象與歷史上大致相同,為蜀漢官員。諸葛亮逝世後,東吳令全琮引兵數萬屯於巴丘界口,後主接報後大驚。蔣琬建議引兵屯於永安以防不測,並使一人去東吳報喪以探動靜,宗預自告奮勇出使東吳,並且不辱使命成功獲知孫權用意,得到後主重賞。

參考資料

  1. 謝聖明; 黃立平. 白話二十四史. 中國華僑出版社. 1999. 
  2. 乾隆 (Emperor of China).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全譯本.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