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宗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宗姓,中國百家姓之一,但在中國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76位。宗姓源出多頭,先後出自四岳之後的宗伯、子姓宋國、偃姓宗國、媯姓陳國。先秦時期在河南南陽、河南淮陽、河南杞縣、安徽廬江、四川渠縣以及山東臨朐、淄博一帶落籍,如今,宗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南、河北、浙江、江蘇、山東、安徽、江西、陝西等地多此姓。。

姓氏起源

起源一

《漢宗俱碑》《元和姓纂》所載,古帝重黎之後,即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諸侯,史稱四岳,為臣子之首,相當於後世的宰相,故稱為宗,四岳之後有宗姓。這一支為宗姓之起源,得姓時代最為久遠,處于姓氏的初始階段,那時正是唐堯在今河北唐縣稱帝建都的興盛時期。見河北唐縣宗氏族譜。

四岳之後在周王朝時期為宗伯官,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亦稱秩宗、咨伯、祝宗、太宗、上宗,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諸多史書記載:"太宗伯,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為六卿之首。在宗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秩宗氏、咨伯氏、祝宗氏、太宗氏、上宗氏等,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宗氏,世代相傳至今。

四岳宗伯之後是宗氏正宗,此系宗氏有宗資、宗均、宗愨、宗懍,宗澤、宗慶後,以及宰相二人:宗秦客、宗楚客。

(新唐書 宰相世系四)的記錄,宗楚客為出自子姓的伯宗是錯誤的。有族譜記錄宗伯、宗資、宗均、宗愨、宗懍、宗楚客一脈相承。

起源二

出自子姓。春秋前期的宋國(今河南商丘)君主宋襄公(字茲甫)同母之弟子敖,子遨奉其兄宋襄公之命出使晉國,他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務,但再也沒有回宋國。公子遨在晉國生一子名扈,改姓伯名伯扈。伯扈生伯宗,伯宗成為了晉國大夫,因為他耿正直言,結果被把持朝政的三郤所殺。伯宗之子州犁逃到楚國,出任楚國太宰,受封食邑於鍾離。生有二子。長子郤宛,其嫡支子孫後來就稱鍾離氏或鍾氏;其次子伯連,遷居於南陽(今河南南陽),其後裔子孫以先祖伯宗的名字為姓氏,稱宗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三

源於偃姓,出自春秋時期宗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春秋時期有一個偃姓宗國(今安徽樅陽),為子爵,因此稱宗子國。據史籍《左傳•文公十二年》記載,"楚子孔執舒子及宗子,遂圍巢"。杜注:"宗國為群舒之屬,即樅陽,是古代偃姓方國。"宗子國在周襄王姬鄭二十六年(楚成王羋頵四十六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熊惲(羋頵)展開了滅群舒的系列戰役,到周頃王姬壬臣四年(楚穆王熊商臣十年,公元前615年)群舒先後叛楚,楚穆王派遣上將軍子孔率大軍鎮壓,抓捕了舒、宗兩個子爵國君主,宗子國遂亡。

亡國後的宗子國貴族及子民以故國名為姓氏,稱宗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四

四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宣公裔孫宗來,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陳宣公媯杵臼的第六世孫叫宗來,他的後裔子孫以先祖抿子為姓氏,稱宗來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宗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五

源於官位,出自殷商時期官吏瞽宗,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瞽宗,殷商王朝時期的學官職名,也就是太學之教官。太學,是古代的官家學校名,即國學。相傳,為了提高統治階級的執政能力,從虞帝開始設庠(校長稱庠長),夏禹設為校(校長稱校長),商湯設為序(校長稱瞽宗),姬周亦設為庠(校長稱辟癰),都是古代太學的稱謂。到了西漢武帝劉徹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改其稱為"太學",由五經博士掌管。隋朝初期改設為國子寺,後來隋煬帝楊廣改設為國子監。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分設國子、太學、四門、律法、書禮、數算七學,皆屬於國子監。宋朝時期也兼設國子、太學。一直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太學,只設國子監,但在國子監里讀書的學子仍稱為太學生。到了清朝時期,經過官學初步考試合格的庠生,相當於今天的小學畢業。

在瞽宗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瞽宗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宗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六

源於羋姓,出自漢朝劉邦的同父異母弟楚元王劉交,屬於以官職為姓。劉交的曾孫叫劉德,官至宗正,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宮室事務的官員。

在劉德的支庶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宗正氏,後改稱宗政氏,今多已簡化為單姓宗氏。

起源七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後期女真完顏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隨着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女真完顏氏成為國姓,產生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如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完顏•兀朮、完顏•宗浩、完顏•襄等著名將、相。

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漢化省稱宗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八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宗佳氏,亦稱周佳氏,滿語為Jo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和(今黑龍江上游或嫩江一帶),後多冠漢姓為宗氏、周氏、鍾氏等。 [1]

得姓始祖

羲和、宗伯

郡望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置南陽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個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

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

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彭城郡:彭城郡原為西漢時期的楚國所置。漢宣帝地節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西漢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復名楚國,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復為彭城郡。隋開皇時期(公元581~600年)廢郡,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為徐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徐州。歷史上的彭城郡,其統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山東省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及邳縣西北部,安徽灘溪縣東部及山東微山縣一帶。彭城郡與沛郡在地域範圍上有部分重疊。

堂號

南陽堂:以望立堂。

河東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

忠簡堂:源出宋朝時抗金名將宗澤,文武全才,抗金戰爭中屢戰皆捷。金人呼為"宗爺爺"。他前後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復失地,被奸臣壓抑,未達到目的,憂憤而死。臨終時,還三呼"渡河"(渡過黃河收復失地),卒諡忠簡。

安西堂:源出後魏宗政珍的孫子,官安西將軍、光祿大夫。孝昌時為都督,討平樂汾州叛賊。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