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完顏仲元,本姓郭氏,中都人。大安中,李雄募兵,仲元與完顏阿鄰俱應募,數有功。

  • 貞祐三年,與阿鄰俱累功至節度。仲元為永定軍節度使,賜姓完顏氏。
  • 仲元在當時兵最強,號「花帽軍」,人呼為「郭大相公」,以與阿鄰相別。頃之,兼本路宣撫使。
  • 八月,遙授知河間府事。數月,改知濟南府事,權山東東路宣撫副使。[1]

目錄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完顏仲元  
別稱    郭仲元     
官職    永定軍節度使、兵部尚書  
出生地   中都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1224年-1232年(正大年間)  
所處時代   金朝   

人物生平

金史貞祐四年,山東乏糧,仲元軍三萬欲於黃河之側或陝右分屯,上書乞補京官,且言恢復河朔之策,當詣闕面陳。詔曰:「卿兄弟鳩集義旅,所在立功,忠義之誠,皎然可見。朕以參政侯摯與卿素厚,命於彼中行省,應悉朕心。卿求入見,其意固嘉,東平方危,正賴卿等相為聲援,俟兵勢稍緩,即徙軍附河屯駐,此時卿來,蓋未晚也。尚思戮力,朕不汝忘。」未幾,改河北宣撫副使。

金史仲元部將李霆等積功至刺史、提控,仲元奏賜金牌,霆等皆為名將,功名與仲元相埒。仲元屢有功,以本職為從宜招撫使,計約從坦等軍圖恢復。詔以仲元軍猥多,差為三等,上等備征伐,中下給戍守,懦弱者皆罷去。紅襖賊千餘人據漣水縣,仲元遣提控婁室率兵擊破之,斬首數百,敗祝春,擒郭偉,餘眾奔潰,遂復漣水縣。仲元兼單州經略使,婁室遷兩階,升職一等。未幾,仲元遙授歸德府事。

金史是歲十月,徙軍盧氏,改商州經略使,權元帥右都監。詔曰:「商、虢、潼關,實相連屬,卿思為萬全之計。」未幾,潼關失守,仲元軍趨商、虢,復至嵩、汝,皆弗及。仲元上書曰:「去年六月,臣嘗請於朝廷,乞選名將督諸軍,臣得推鋒,身先士卒,糧儲不繼,竟不果行。今將坐甲待敵,則師老財殫,日就困弊。」其大概欲伐西夏以張兵勢。又曰:「陝西一路,最為重地,潼關、禁坑及商州諸隘,俱當預備。向者中都,居庸最為要害,乃由小嶺、紫荊繞出,我軍腹背受兵,卒不能守。近日由禁坑出,遂失潼關。可選精兵分地戍之。」其後乃置秦、藍守御,及用兵西夏矣。

金史興定元年,復為單州經略使,敗宋人二千於龜山,復敗步騎千餘於盱眙,敗紅襖於白里港,獲老幼萬餘人,皆縱遣之。宋人圍海州,仲元軍高橋,令提控完顏阿鄰領騎繞出其後夾擊之。宋兵解去。賜金帶,優詔獎諭。紅襖賊陷曹馬城,剽掠徐、單之間。提控高琬等分兵擊之,俘生口二千。三年,仲元奏:「州城既固,積糧二十萬石,集鄉義軍萬餘人,並閒訓練,足以守御,乞以所部渡河。」詔屯宿州,與右都監紇石烈德同行帥府事。仲元有足疾,滿百日,詔曰:「卿處置機務,撫存將士,出兵使李辛可也。」四年,兼保靜軍節度使,尋為勸農使。五年,為鎮南節度使。

金史元光元年,知鳳翔府事。鳳翔被圍,左監軍石盞合喜來濟軍。仲元讓合喜總兵事。合喜曰:「公素得眾心,不必以官位見讓。」仲元請身先士卒,諭諸將士曰:「凡有奇功者,即承制超擢。」及危急乃輒注四品以下。顏盞蝦蟆力戰功最,輒授通遠軍節度使。圍解,奏請擅除拜之罪。宣宗嘉其功,皆許之。遷元帥右監軍,授河北東路洮委必剌猛安,賜金五十兩、重幣十五端、通犀帶,優詔褒諭。正大間,為兵部尚書,皇太后衛尉,卒。仲元為將,沈毅有謀,南渡後最稱名將雲。

史籍記載

  • 《金史 卷一百三 列傳第四十一 完顏仲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