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美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美玲
原圖鏈接[ 來自百度圖片]
出生 (1897-03-05)1897年3月5日
逝世 2003年10月23日(2003-10-23)(106歲)
國籍 中國
母校 美國威斯里女子學院
職業 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

宋美玲 [1]>

  • 宋美齡(1897年3月5日[注 1]-2003年10月23日)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的妻子。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委員會指導會議指導長、輔仁大學復校第二任董事長及名譽董事長。宋美齡在近代中國歷史與對美關係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個人簡介

  • 宋美齡,1897年3月5日出生於中國上海,廣東文昌縣人(今屬海南省)。父親為富商宋嘉澍,與宋藹齡、宋慶齡並稱為「宋氏三姐妹」,畢業於美國威斯里女子學院(Wellesley College,MA)。宋美齡是蔣介石的第3任妻子(亦說第4任,包括妾姚冶誠),中華民國時期的第一夫人,憑藉孔宋家族的強力支援與美國留學背景,活躍於政治、外交等領域,對近代中國歷史與中美關係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美齡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24日5時17分在美國逝世,享年106歲。
  • 幼年在家學英文。1910年去美國,後在威斯利女子大學就讀。1920年回國後,參加基督教女子青年會活動。曾在電影審查委員會、童工委員會任職。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蔣介石結婚,後廣泛參加社交、政治活動,並擔任一些婦女團體、兒童福利團體的領導職務。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親赴西安,支持和平解決。抗日戰爭時期,曾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1943年隨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任翻譯。1948年代表蔣介石去美國求援。1950年從美國去台灣。1974年,國民黨十屆五中全會授予她「中山獎章」。1975年蔣介石病逝後不久即去美國就醫、定居。1976年曾回台灣小住。
  • 曾任「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主席,中國國民黨評議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會指導長等職。1986年10月,回台灣參加蔣介石百年冥壽紀念活動。宋美齡著有《西安事變》、《中國的和平與戰爭》等。

人物生平

  • 1897年3月5日(農曆二月十二),宋美齡出生於中國上海虹口朱家木橋(今東餘杭路)。她的父親宋嘉澍是中國海南文昌縣人,曾經擔任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後來離開傳教職務經營出版業致富;母親倪桂珍則出身上海本地的富裕家庭,其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學士徐光啟。宋美齡是兄弟姊妹六人中第四個出生的,兩個姐姐宋靄齡、宋慶齡分別比她年長八歲和四歲,哥哥宋子文比她年長三歲,兩個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則分別比她年幼二歲和九歲。
  • 1903年,6歲的宋美齡進入上海三一堂女塾就讀。1908年,11歲的宋美齡與二姐宋慶齡同時赴美國留學,先後在新澤西州薩米特鎮以及喬治亞州梅肯市的皮德蒙特學校、威斯里安女子學院就讀,1912年進入馬薩諸塞州的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 MA),1917年回到中國。這時,她必須努力學習漢語,並重新融入華人社會。回國前,宋美齡已經與哥哥宋子文的好友劉紀文秘密訂婚(這一點沒有歷史史實的根據,還有待歷史考證)。
  • 1920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初次見面,立刻展開了熱烈的追求。由於蔣介石已經結婚,並且信仰佛教,倪桂珍強烈地反對他們的交往,要求蔣介石先行與所有妻子、侍妾解除婚約,並答應研讀基督教教義才答應他的追求。
  • 1918年5月,宋嘉樹病逝,宋美齡到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擔任英語教師職務。
  • 1919年3月,進入全國電影審查委員會擔任英文翻譯。
  • 1919年秋天,宋美齡出任上海參議會下設的上海兒童勞工工作委員會執行秘書。
  • 1920年夏天,辭去職務,前往廣州。

大陸時期

  • 1927年12月1日,蔣宋兩人於上海西摩路(今陝西北路)369號的宋家和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大華飯店舉行結婚儀式,此一結合曾被一語雙關的稱為「(蔣)中(正)(宋)美(齡)合作」。
  • 1927年12月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後,1928年宋美齡懷孕,他極為欣喜;然而卻意外因刺客行刺而流產。
  • 1930年,在宋美齡的促使下,蔣中正在上海虹口崑山路景林堂正式接受洗禮,成為基督教徒。
  • 1932年,宋美齡擔任中國航空委員會秘會長,並曾經負責當時中國空軍之組建,,並把空軍經費存到香港銀行,造成了抗戰時空軍飛機數量嚴重不足的惡果。
  • 1934年,國民政府在蔣中正與宋美齡的主導下開始推行「新生活運動」,宣傳新政內容,在全國範圍推廣喝開水,不吐痰,多識字,講究文明衛生;秋天,隨蔣中正作了1個月的西北考察。
  • 1935年,在宋美齡的促成下,中國成了美國武器和飛機的最大進口國。
  • 1936年12月12日凌晨,楊虎城與張學良扣押蔣中正,實行「兵諫」,發生了舉世聞名的西安事變。蔣中正在西安被扣押的消息傳出後,宋美齡大為震驚。她當時正在上海養病,沒有隨行。聞訊後,顧不得身體不適,急忙趕回南京同政府有關人員,商議解救辦法。宋美齡竭力陳說用和平方法解決西安事變營救蔣中正的重要性,要求各方面「檢束與忍耐,勿使和平絕望」,「推進軍事之前,先盡力求委員長出險」。隨後,宋美齡、宋子文等於12月15日飛往西安,代表蔣中正同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正式進行談判,進展順利。最後達成協議。12月25日下午,蔣中正偕宋美齡等人飛離西安,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 1937年,蔣介石授權宋美齡掌握空軍;宋美齡邀請陳納德將軍整頓中國空軍,並且成為名義上中國空軍的總司令。
  • 1938年,宋美齡的《戰爭與和平通訊》出版;組織婦女工廠和戰時學校,以「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工作指導委員會」為全國婦運最高指導機關。
  • 1938年影響非常大的美國《時代》周刊把蔣中正和宋美齡作為一九三八年第一期的封面人物,評選他倆為一九三七年「世界風雲人物」,指出「一九三七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國家是中國。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中國人同入侵的日本人展開了殊死搏鬥。尤其是在上海,中國軍隊連續十三周阻止了日本人的前進。在這個關鍵時刻,領導這個國家的是一位最能幹的領導人蔣中正和他的傑出夫人宋美齡。
  • 1943年為了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更多支持和同情 ,宋美齡作為蔣中正的特使,於該年二月訪問美國。她成為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夫人的貴賓,在白宮住了十一天。她那優美的儀態、高雅的風度和適度的言談,贏得了羅斯福夫婦的敬佩。在此期間並完成對美國募款的任務,並於二月十八日在國會發表演說,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蘭女王),勸說美國將注意力從歐洲戰場轉移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為中國贏得了美國的同情,隨後,宋美齡又去美國各地發表演說,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轟動,總計有超過25萬人聽過她的演說。
  • 1943年宋美齡再次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封面人物和年度風雲人物。
  • 1943年11月,宋美齡隨蔣中正出席中、美、英三國首腦開羅會議,穿梭於蔣中正和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之間,充分顯示了外交才幹。
  • 1946年,為調停國共衝突,美國派遣特使馬歇爾來華,接受蔣中正夫婦招待,由於接受西方美國教育,宋美齡與馬歇爾在各方面的交流反應,引起民情不同的中國人及部分美國人批評。
  • 1946年10月,蔣中正夫婦首次造訪台灣,參加「台灣光復一周年紀念」活動,兩人皆對台灣留下深刻的印象。
  • 戰後,宋美齡姐夫孔家與宋家所形成的孔宋集團在政治力的默許下,在貿易特許權、金融等等方面上下其手,被許多近代史研究者認為是導致當時中國國民黨形象敗壞的主因之一。
  • 1948年底,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一路失守,蔣中正為了爭取美國對他再次的支持,再度派遣宋美齡前往美國打算賣掉美齡買美援,然而被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冷凍處理,在美國無可為力。

台灣時期

  • 1950年宋美齡來到台灣與夫蔣中正會合,開始了在台灣的生活。
  • 1967年擔任在台復校的天主教輔仁大學董事長。
  •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病逝於台北,而此時宋美齡與蔣經國矛盾漸現,台灣當局舉行「國葬」,宋美齡旋於隔年離開台灣,遠走美國。
  • 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後,宋美齡在美國仍堅持「反共復國」的理想,並曾發表「給廖承志的公開信」、「為勸告鄧穎超信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公開信。
  • 1981年5月29日宋美齡二姊宋慶齡過世,華盛頓特區的中國大使館曾向她發訃聞,並希望她能夠回大陸赴北京祭拜,宋美齡在幾經考量後,拒絕了這項請求。
  • 1986年宋美齡返台,發表了「我將再起」演說,引起台北政壇議論。同年參與出席「蔣中正百年誕辰」紀念活動,上台發言說出「我只希望,讓三民主義的光輝,普照大陸」。
  • 1988年蔣經國過世,國民黨擬推李登輝代理黨主席之前,宋美齡致函當時的國民黨秘書長李煥表達異議,認為此事不宜過急。7月,國民黨13全大會,通過李登輝為黨主席,宋美齡以中評會主席團主席身分發表「老乾與新枝」演說,這是她在台灣公開政治場合最後一次發表演說。
  • 1991年再次離台赴美,並從官邸帶走大批行李共100多箱,之後除了孔家甥輩過世外,不再回過台灣,1994年後長居紐約。
  • 1995年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周年,宋美齡接受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杜爾及參議員賽蒙,分別代表共和黨及民主黨的邀請,出席美國國會為她舉行的盛大致敬會,以表彰她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中美關系所做的貢獻。
  • 2003年10月23日於紐約逝世,享年106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參戰國領袖及夫人中最長壽者。

晚年生活

  • 作為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在人們心中始終是一個傳奇人物。她跨越了三個世紀,經歷了百年中國政治變遷,對近現代內政外交產生了重要影響。蔣介石去世後,她淡出台灣政壇,客居紐約,晚年仍關注台灣政局,反對「台獨」。

客居紐約十一載,心繫台北

  • 蔣介石於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按宋美齡自己的說法,「是自己一生最傷痛之事」。此後,宋美齡就在台北、紐約兩地漂泊。
  • 蔣介石剛一去世,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就匆匆從美國趕回台灣,打算與「夫人派」官員一起擁立宋美齡繼任國民黨總裁,但遭到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寶樹的強烈反對。4月28日,即蔣介石死後23天,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舉行臨時會議,修改黨章,規定國民黨最高領導人的稱謂改為「主席」,黨總裁的名義永遠為蔣介石保留,他人不得再用。會議推舉蔣經國擔任國民黨主席兼中常委會主席。宋美齡的地位頓時變得尷尬起來。雖然宋美齡在對美「外交」上仍然說了算,但其政治權力已逐漸削弱。
  • 蔣介石去世後,宋孤獨地居住在士林官邸半年之後,1975年9月,她決意到第二故鄉美國療養隱居,以散失去丈夫之悲痛和權力鬥爭的不快。這一去為時長達11年之久。
  • 宋美齡在美國的寓所位於紐約長島北岸的蝗蟲谷,面積有37英畝,主建築有三棟,住所距紐約大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這裡風光秀麗,景色宜人。
  • 宋美齡在這裡的生活十分恬淡,充滿閒情逸緻,主要是讀書看報,畫畫或練書法,每周在固定時間去教堂做禮拜,偶爾接見來自台灣的訪問團或美國友人,極少公開露面。
  • 在這前後,她的親戚、手足紛紛離她而去,先是1967年8月,姐夫孔祥熙病逝,接着是1969年2月,宋子安因腦溢血病逝。1971年4月,宋子文在赴宴進食因魚骨嗆入氣管導致心力衰竭不幸猝死。1973年10月,大姐宋靄齡在紐約病逝,1981年5月,在北京的二姐宋慶齡病逝,宋美齡沒能與親姐姐見上最後一面。
  • 親人相繼離去使她倍感悲痛和孤寂。不過,總是有親屬來探望,如兒子蔣緯國、外甥女孔令偉、外甥孔令傑、孫子蔣孝勇等。特別是住在舊金山的孫女、蔣經國之女蔣孝章常來紐約看望她,多少排遣了一些孤寂,享受到了天倫之樂。
  • 在寓居美國期間,宋美齡對海峽兩岸形勢的關注不減當年,與台灣有關人士保持密切的聯繫。她在台灣政治運行中的影響力沒有完全中斷。
  • 1976年4月,為了追念蔣介石逝世一周年,宋美齡乘專機返回台北參加了追思禮,之後再度返美。1978年5月,蔣經國正式接任「總統」,宋美齡以惟恐睹物傷情為由,沒有回台參加蔣經國就職典禮。
  • 客居美國11年後,1986年,宋美齡以參加蔣介石百年冥壽紀念活動的名義返回台灣,重新住進士林官邸,這一住又是5年。

回台參政,「老乾未發新枝」

  • 宋美齡回到台灣後,在社會激起強烈反響,人們紛紛猜測,她回來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據觀察家分析:「宋美齡返台,是因為蔣經國要表現台灣各方面的團結,調和與元老派、保守派之間的矛盾,商討晚年接班大計。」
  • 10月31日,宋美齡發表了紀念丈夫的文章,題目是《我將再起》,有人認為這是她「東山再起」的宣言。
  • 為了支持蔣經國的政治革新,安撫反對「革新」的元老重臣,宋美齡陸續召集了台灣當局黨政軍高層人士,如俞國華、李登輝、「行政院」各部會首長等。宋聽取他們對政局變化和革新的意見,並予以嘉勉勸慰,這一舉動調節了國民黨當局領導層的關係,鞏固了團結與和諧,贏得了他們對蔣經國改革的支持。
  • 宋美齡頻頻約見黨政軍高級首腦人物,引起台北政界大震動。這顯然不符合台灣的政治體制,對此《雷聲》周刊如此評論,說宋美齡這種「不知自我節制的行為,實在有失進退之道,而且假如夫人的動機是出之企圖展示政治實力,則又令人對政局發展感到憂心」。
  • 1988年1月23日,多年來病魔纏身的蔣經國病逝。蔣家王朝在台灣正式結束。當時,政壇表面平靜,但台灣的政情逐漸趨向複雜與動盪。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宋美齡清醒地認識到阻止李登輝繼任「總統」是不可能的。但為了使台灣黨政分立,互相牽制,避免出現台灣「總統」兼國民黨「黨主席」的局面,她不得不急忙出馬。但最後國民黨中常會還是通過了由李登輝代理國民黨主席的決定,這場權力之爭暫告落幕。蔣家的權威,就在宋美齡彈指之間溜走了。
  • 1988年7月7日中國國民黨十三大,8日,宋美齡親臨會場,由於健康原因,她請李煥代她宣讀了題為《老乾新枝》的富有政治意味的講話。講話稱:「目前正值緊要關頭,老成引退,新血繼之,譬如大樹雖新葉叢生,而卓然置基於地者,則老根老乾。於今黨內白髮蒼蒼,步履蹣跚者,不乏當年馳騁疆場之鬥士或為勞苦功高之重臣,其對黨國之貢獻,絲毫不容抹殺,當思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夫國之強,黨之壯,賴有一定之原則,連續生存之軌跡,創新而不忘舊,前進而不忘本,當年國父如不建黨立國則無今日之中華,台澎依舊日本殖民地,飲水思源發人深思。」
  • 這個講話被視為所謂「宮廷派」人士全力反撲的宣言。但「老乾新枝」論的效應,只延續了很短一段時間,並沒有改變台灣政局。有人認為,這是宋美齡發揮政治影響力的最後衝刺。
  • 的確,她的影響力已是非常微弱,在她主持召開的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幹事會議上,她的親信——被提名為中委會候選人的國民黨婦工會主席錢劍秋落選,這使宋非常難堪,這也意味着她把持和控制了三十多年的國民黨婦工會「全軍覆沒」和宋的「徹底垮台」。
  • 從此以後,宋美齡徹底淡出政壇,只是對台灣政局及對美關係上,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特殊的影響力。

百歲壽宴萬人矚目,風姿不減當年

  • 1997年3月20日,宋美齡在期待和祈禱中迎來了她的百歲華誕。3月初,在台灣為宋美齡舉行的祝壽活動也變得緊鑼密鼓,媒體大肆宣傳,報刊紛紛刊發政治人物的回憶錄。宋美齡為這次慶祝活動定了一個原則,就是「控制規模,不搞聲張,外嚴內松」。
  • 台灣方面有「中華婦聯會代表團」 、華興中學及育幼院組成的師生代表團、「中國國民黨祝賀蔣夫人百歲華誕代表團」三個代表團前往紐約祝壽。
  • 3月18日晚,由國民黨及紐約僑界共同主辦祝壽餐會,由數十僑團代表及個人共800多僑胞參加,祝壽活動達到高潮,場面壯觀熱烈。宋美齡在歡度百歲壽辰時享受到了快樂溫馨和此生成功的滿足,這是她自1975年離開台灣後的史無前例的個人崇敬活動,說明歲月的滄桑無法消退她的輝煌。
  • 1997年3月23日,家人為她舉行百歲壽宴時,她仍顯得神采奕奕,雍容華貴,流露出高雅和慈祥。她頻頻舉杯致謝說:「恭備薄酒一杯,不言盡在酒中。」世紀的風霜,沒有掩蓋她的美麗,風姿不減當年。
  • 民間對宋美齡的百歲誕辰也開始了動員,一下把孤寂了幾十年的宋美齡再次推到了萬人矚目的顯著地位。
  • 2003年3月20日是宋美齡106歲華誕。華興中文學校早就開始在籌辦慶祝活動。就在籌劃這個特殊的壽慶時,媒體傳出宋病重的消息。所以,台灣「婦聯會」臨時決定打破慣例不準備去美國賀壽。她106歲的生日是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寓所度過的。
  • 七個月後,也就是10月23日23時17分,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10月23日晚11點,宋美齡在美國紐約寓所於睡夢中平靜去世,享年106歲。

辭世後各界反應

台灣

  • 泛藍陣營多表達對夫人過世感到難過,並肯定她對「中華民國」的貢獻。眾多外省老兵主動前往設在台灣的簡易靈堂,向這位「永遠的第一夫人」致敬。 
  • 陳水扁頒布褒揚令給予褒揚,褒揚令原文為:「故總統蔣中正夫人宋美齡女士,資賦穎秀,維四岳之通靈;才慧雙修,隨百花而誕降。早歲負笈游美,卒業麻州衛斯理女子學院,學貫中西,超群拔萃;相夫弼政,瀝膽披肝,歷經開國、靖難、剿共、抗戰、戡亂等諸役,尤以西安事變,蹈危履險,深入虎穴,厥績至偉。抗日戰爭期間,周旋壇坫,應邀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演講,蜚聲海甸,鞏固中美邦誼,終至勝利。出席開羅會議,確保我國領土完整,盛譽揚輝,貢獻至巨。為我國空軍建軍,展布新猷;創辦華興育幼院,施愛遺孤;成立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恢弘婦權;籌設振興復健醫學中心,澤惠群民。綜其生平,跨歷三世紀,惠愛在朝野,簡冊留芬,允垂世范。上壽歸真,殊深軫悼,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崇念懿德之至意。 ——陳水扁。」

中國大陸

  • 官方與民間多半肯定她在抗戰時對中國的貢獻。  

美國

  • 美國總統布什表示:「蔣夫人是美國人民的親密中國朋友,為她的過世感到難過。」

外界評價[2]>

  • 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夫人艾蓮娜·羅斯福說:「她雖然談起民主一套一套的,但其實在生活中並不真正懂得民主。」
  • 美國將軍史迪威說:「直率、堅強、有活力。喜歡權力,愛拋頭露面……」

胡適說:「她一股虛嬌之氣,使我做噁心。」

  • 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兒子埃利奧特羅斯福說:「蔣夫人多年來始終是以一種征服人的魅惑與假裝對她的談話對方發生興趣的方式來應付人——尤其是男人,這已經成為她的第二性格。我怕看她的第一性格發作,說實話,那會嚇壞我。」
  • 「在中華民國外交史上,宋美齡的影響不僅超過了她的哥哥、外交部長宋子文,而且超越了她同時代的任何個人;她對國民黨外交的影響甚至超越了「代」的局限,無論在蔣介石時代,還是蔣經國時代她都是最具影響的人物。但由於其歷史局限性、階級局限性和美國價值觀以及中國封建文化的影響,宋美齡敵視共產主義,仇恨共產黨,也是終生的。作為她那個階級的代表人物,宋美齡的價值觀決定了她的畢生選擇。這也許是她個人人生悲劇之所在。」

參考資料

  1. [1]宋美齡簡歷
  2. [2] 宋美齡:百年風雲 一代風流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