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繡

宋繡,北宋年代,宋繡與汴繡齊名。以繡歷史名畫著稱,在中國刺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宋時代就有以宋繡為主的手工藝品,建國後,傳統的刺繡工藝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機繡和手繡在五十年代中後期曾為天津口岸加工出口商品。1982年城關鎮建繡花廠,並在全縣開辦21個加工點,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基本內容

性質:傳統刺繡工業

銷售地: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香港

年代:北宋

建廠:1982年城關鎮建繡花廠

成語:錦繡襄邑

中文名:宋繡

基本內容

商丘為中國六朝古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稱稱宋國、宋城、宋州,後為兩宋王朝發源地。今別名為宋城、宋州。因此商丘當地所產手繡稱「宋繡」。

宋繡歷史悠久,早在商湯滅夏前,這塊土地上就已發展有養蠶、繅絲、刺繡業了。據《管子輕重甲》記載,商湯時,夏桀驕奢淫逸,殘害忠良,僅女樂就有3萬人,而且「無不服文秀衣裳者」。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湯採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自己部族的婦女日夜趕製「文繡」,用來換取夏人的糧食。通過發展商業貿易,商族的糧食日益增多,國力日漸強盛,最後一舉滅夏,建立商朝,宋繡即發源於此時。北宋時,宋繡曾風靡汴梁,與汴繡齊名,暢銷全國。

近現代的抽紗刺繡產品,織工細緻,技術精湛,圖案美觀,色彩素雅,手感柔軟。商丘刺繡又分手繡和機繡,其品種又分刺繡、彩繡、平繡、勒繡、刁平繡等。主要產品有生絲台布、刁平繡、棒錘花邊、歸德花邊、萬絲綢被面、富麗絲台布、禮拜帽、勾針衣、窗簾、盤墊、床罩及各種裝飾品1600餘種。商丘市工藝美術廠生產的麻布、銀邊台布,獲河南省1985年優質產品獎。[1]商丘市抽紗工藝總廠生產的勾針台布和馬甲式喇叭裙,1984年獲河南省輕工產品優秀獎。

商丘抽紗製品已成為河南省重要出口商品。它以繡工精緻,針法細密,圖案嚴謹,格調高雅,色彩秀麗而著稱,早在宋代就已馳名中原。據記載: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皇宮設有「文繡院」,聚集三百多名繡女專為皇帝王妃、達宮貴人刺繡服飾和繡畫,所以宋繡亦被譽為「宮延繡」或「宮繡」。當時皇帝的龍袍,宮員的朝服、烏紗帽、朝靴皆為宋繡精品。據明代屠龍《畫箋》所載:「宋之閨秀書,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紅細密,不露邊縫,其用絨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故眉目必具,絨彩奪目,而丰神宛然,設色開染,交書更佳,女紅之巧,十指春風,回不可及」,燕尾服示了北宋宋繡在歷史上的丰采。據《東就夢華錄》載:民間刺繡極為興盛,到處「繡簾相拓、錦繡交輝」,宋代宋繡工藝達到鼎盛時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