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史·王柏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史·王柏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王柏,字會之,婺州金華人。大父從楊時受《易》、《論語》,既又從朱熹、呂祖謙游。父瀚,朝奉郎、主管建昌軍仙都觀,兄弟皆及熹、祖謙之門。柏少慕諸葛亮為人,自號長嘯。年逾三十,始知家學之原,捐去俗學,勇於求道。與其友汪開之著《論語通旨》,至「居處恭,執事敬」,惕然嘆曰:「長嘯非聖門持敬之道。」亟更以魯齋。從熹門人游,或語以何基得熹之傳,即往從之,授以立志居敬之旨,且作《魯齋箴》勉之。質實堅苦,有疑必從基質之。於《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標註點校,尤為精密。夙興見廟,治家嚴飭。當暑閉閣靜坐,子弟白事,非衣冠不見也。

少孤事其伯兄甚恭季弟早喪撫其孤又割田予之收合宗族周恤扶持之開之沒家貧為之斂且葬焉來學者眾,其教必先之以《大學》。蔡抗、楊棟相繼守婺,趙景緯守台,聘為麗澤、上蔡兩書院師,鄉之耆德皆執弟子禮。理宗崩,率諸生制服臨於郡。柏之言曰:「伏羲則『河圖』以畫八卦,文王推八卦以合『河圖』者,先天後天之宗祖也。」又曰:「大禹得『洛書』而列九疇,箕子得九疇而傳《洪範》。範圍之數,不期而暗合。」又曰:「今《詩》三百五篇,豈盡定於夫子之手?所刪之詩,容或有存於閭巷浮薄之口,漢儒取於補亡。」乃定《二南》各十有一篇。又曰:「《大學·致知格物章》未嘗亡。」還《知止》章於《聽訟》之上。謂:「《中庸》古有二篇,誠明可為綱,不可為目。」定《中庸》誠明各十一章,其卓識獨見多此類也。其卒,整衣冠端坐,揮婦人勿近。國子祭酒楊文仲請於朝,諡曰文憲。 (節選自《宋史·王柏傳》)

譯文

王柏字會之,婺州金華人。祖父跟隨楊時學習《易》、《論語》,而後又與朱熹、呂祖謙 交遊。王柏的父親王瀚,任職朝奉郎,掌管建昌軍仙都觀,兄弟幾個都是朱熹、呂祖謙的弟 子。王柏小時候仰慕諸葛亮的為人,自號「長嘯」。年過三十,才知道家學的淵源,於是盡 棄俗學,勇於求道。與朋友汪開之著《論語通旨》,看到《論語》中「居處恭,執事敬」時,他 敬懼而嘆:「長嘯不是聖人之門的恭敬修身之道。」急忙改號「魯齋」來自勉。王柏與朱熹 的門人交遊,有人告訴他何基獲得過朱熹的真傳,他就前去跟從何基學習,何基傳授給他 立志居敬的宗旨,作了《魯齋箴》來勉勵他。王柏篤實堅苦,有疑難一定要向何基質詢。 對《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進行標註點校,尤其精密。他每天早起拜祖廟,治家 嚴整。暑天閉門靜坐,晚輩們來稟報事情時,不把衣服和帽子穿戴整齊不出去接見。王柏 從小成為孤兒,侍奉自己的長兄非常恭謹。小弟弟早年而死,王柏撫養遺孤,又割讓自己 的田產給他。他聚攏宗族,救貧扶弱。開之死後,家裡很窮,他為之入殮安葬。向他求學 的人很多,他教授時一定先教《大學》。

蔡抗、楊棟相繼為婺州太守,趙景緯為台州太守, 他們聘請王柏為麗澤、上蔡兩個書院的導師,鄉里年高有德的人都向他執弟子禮。理宗去 世,王柏率領諸弟子裁製喪服在州城服喪。王柏說:「伏羲依據『河圖』來畫八卦,文王推 演八卦來吻合『河圖』,先天是後天的宗祖。」他又說:「大禹得『洛書』而列九疇,箕子得九 疇而傳《洪範》。關於限數,不謀而合。」又說:「現在《詩》三百零五篇,難道完全是孔子們 審定的嗎?所刪掉的詩,或許就存在於街頭巷尾輕薄之輩的口中,被漢代的儒士拿來補足那些散失之詩。」於是他考定《二南》各有十一篇。他又說:「《大學》里的《致知格物章》未 嘗散失。」他把《知止》一章還歸到《聽訟》章之前。他說:「《中庸》自古以來有兩篇,誠明 可以作為綱,不可以作為目。定《中庸》誠明各十一章,他的卓識獨見大多都是這樣的。 他去世前,整理好衣冠端坐着,揮斥婦人不要近前。(他去世後)國子祭酒楊文仲請示朝 廷,賜諡號為「文憲」。 [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