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史·唐震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史·唐震傳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1]

原文

唐震字景賢,會稽人。少居鄉,介然不苟交,有言其過者輒喜。既登第為小官,有權貴以牒薦之者,震內牒篋中,已而干政,震取牒還之,封題未啟,其人大愧。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臨安府。時潛說友尹京,恃賈似道勢,甚驕蹇,政事一切無顧讓。會府有具獄將置辟,震力辨其非,說友爭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議。六年,江東大旱,擢知信州。震奏減綱運米①,蠲②其租賦,令坊置一吏,籍其戶,勸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給之。州有民傭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訟傭者殺其子投火中,民不勝掠,自誣服。震視牘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詰其父,對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獄遂直。

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舉鄧益遁去,震盡出府中金錢,募有能出戰者賞之。眾懼不能戰,北兵登陴,眾遂潰。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請曰:「事急矣,番江門兵未合,亟出猶可免。」震罵曰:「城中民命皆繫於我,我若從爾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有頃,兵入,執牘鋪案上,使震署降,震擲筆於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傳》) 【注】①綱運米:指朝廷分批調運的米。②蠲:免除。

譯文

唐震字景賢,是會稽人,他青年時居住鄉里,性情堅定不隨便與人交往,有人指出他的過失,他總是很高興。中進士後他做了小官,有個權貴用短信推薦他,唐震把這短信放進箱子裡,後來他參與朝廷政事,就取出短信還給那個權貴,結果,封信的標記都沒有打開,那個權貴很慚愧。咸淳年間,唐震由大理司直做臨安府通判。當時潛說友做京城長官,他仗恃賈似道勢力,很傲慢不馴,政事上一概不顧念謙讓別人。恰逢臨安府有審定的案件將施用刑法,唐震極力辯論這樣做的錯誤,潛說友爭論不過,把這件事上奏刑部,刑部終究認為唐震的見解是對的。咸淳六年,江東大旱,朝廷提升唐震主管信州。唐震奏告朝廷減少分批調運的米,免除那裡的租賦,命令城市住宅區設立一個官吏,登記那裡的戶口,勸說富人分出糧谷,讓住宅區的官吏主管供應糧谷。州里有個人雇牧童放牛,牧童逃走了,牧舍着了火,牧童的父親訴訟僱主殺了他的兒子投入火中,這個人受不了拷打,就無辜認了罪。唐震看了這個案子的公文很懷疑,秘密地尋找那個牧童,在旁邊的郡找到了牧童,根據這個又追問牧童的父親,他回答還像先前一樣,唐震讓他的兒子出來給他看,這個案件於是得到了公正判決。

咸淳十一年二月,大量的元兵攻到信州,都大提舉鄧益逃離,唐震拿出州府中的全部金錢,招募能出戰的人,獎賞他們。眾人畏懼,不能作戰,元兵登上城牆,眾人於是潰散。唐震進入州府里的玉芝堂,他的僕人上前請求他說:「情況很危急了,番江門的敵人軍隊還未會合,趕快逃出去還能免於災禍。」唐震斥責說:「城中百姓的性命都關係在我一人身上,我如果聽從你的話能夠不死,城中百姓死了,我有什麼臉面活着呢?」左右的人不敢說話,全都出去了。過了一段時間,元兵進來了,元兵頭目拿着公文鋪放在桌子上,讓唐震簽署投降,唐震把筆扔在地上,不屈服,於是因此而死。[2]

作者簡介

蔑里乞・脫脫

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至正三年(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宋史》、《金史》,任都總裁官。[3]

阿爾拉·阿魯圖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兒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繼脫脫之後,主持了纂修遼、金、宋三史,頒《至正條格》等工作,特別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爾拉·阿魯圖主持的。阿爾拉·阿魯圖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時間上是相當倉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問題和缺陷,儘管如此,《宋史》仍為極其重要的史書,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阿爾拉·阿魯圖功不可沒[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