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書·杜惠度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書·杜惠度傳出自於《宋書》,此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宋書》收錄當時的詔令奏議、書札、文章等各種文獻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於後代的研究。[1]

原文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屬京兆。曾祖元,為寧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遜父子勇壯有權力,威制交土,聞刺史騰遁之當至,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瑗收眾斬遜,州境獲寧。除龍驤將軍。遁之在州十餘年,與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將北還,林邑王范胡達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圍州城。時遁之去已遠,瑗與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設權策,累戰,大破之。連捷,故胡達走還林邑。乃以瑗為龍驤將軍、交州刺史。盧循竊據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義熙六年,年八十四,卒。

慧度,瑗第五子也。初為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綱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曠職,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辭不就。七年,除使持節、督交州諸軍事、交州刺史。詔書未至,其年春,盧循襲破合浦,徑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於,禽循長史孫建之。循雖敗,餘黨猶有三千人,皆習練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軍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財,以充勸賞。慧度自登高艦,合戰,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夾兩岸射之。循眾艦俱然,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斬循及父嘏,並循二子,傳首京邑。封慧度龍編縣侯,食邑千戶。

高祖踐阼,進號輔國將軍。其年,率文武萬人南討林邑,所殺過半,前後被抄略,悉得還本。林邑乞降,輸生口、大象、金銀、古貝等,乃釋之。慧度布衣蔬食,儉約質素,能彈琴,頗好《莊》、《老》。禁斷淫祀,崇修學校。歲荒民飢,則以私祿賑給。為政纖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遺。少帝景平元年,卒,時年五十。 成績查詢

譯文

杜慧度,交址郡朱栽縣人。原籍本屬京兆。曾祖父杜元,為寧浦太守,於是移居交址。父親杜瑗,字道言,官居州府任日南、九德、交址太守。起先,九里太守查邏父子勇武威嚴,有權力,威震交址地區,聽說刺史滕遯之要來,分別派遣兩個兒子截斷水陸要道,不讓他上任。掛達聚集兵眾,殺了奎遜,交址境內獲得了安窣。授龍驤將軍。滕遯之在交址十多年,與林邑多次相互攻伐。滕遯之即將北還京都,林邑胡達攻破旦鹿、爐、九真三郡,於是包圍州城。這時滕遯之離去已經很遠,杜瑗與第三個兒子杜玄之盡力固守城池,多設權謀計策,數次交戰,大敗敵軍。追擊討伐到九真、曰南,屢戰屢勝,所以逛塑達逃回&墾。於是朝廷任杜瑗為龍驤將軍、戀姐刺史。直里起義後,進號冠軍將軍。盧循占據廣迎,派遣使者來修好,杜瑗將使者殺了。盞歷六年,杜瑗八十四歲逝世。追贈為右將軍,原位官依舊。

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個兒子。起初任州主簿,流民督護,遷任九真太守。杜瑗逝世,州府的主管和輔佐官員認為交址與敵境相鄰,不宜曠廢職務,共同推舉杜慧度執掌州府事務,他推辭不去。義熙七年,授使持節、督交州諸軍事、廣武將軍、玄想刺史。任職詔書還未送到,就在這年春天,虛循攻占了合浦,直向交州進軍。杜慧度於是率領文武官員與軍隊六千人在石綺抵抗盧遁,交戰時生擒盧循的長史孫建之。盧循雖然失敗,但還有餘黨三千多人,都習兵練武,熟習軍事。李遜的兒子李弈、李脫等人逃竄到石碲,盤踞並勾結鍪族、訖佬族人,各自都有軍隊。盧遁得知李弈、人與杜家有舊怨,派遣使者去招請他,查鑾等人便引莖人率兵眾五六千人,聽從遒遁的節制調遣。

六月八日,盧循清晨出兵到南命令三軍攻進城纔能吃飯。杜慧度全數拿出杜氏宗族的私人財物,用來充當獎勵犒賞的費用。他的弟弟交址太守杜慧期、九真太守章民共同督率水師步兵,杜慧度親自登上大型戰船指揮。當兩軍相遇時,他施放火箭和雞尾火炬,步軍在兩岸夾射,盧遁各船都燃燒起來,一下子就潰散了,盧遁本人也中箭投水而死。杜慧度斬了盧循和他的父親虛嘏,並且斬殺了他的兩個兒子,他的親屬錄事參軍,以及中兵參軍羅農去、李脫等人,傅送首級到京都。朝廷封杜慧度為龍編縣侯,食邑一千戶。

產逛登基,杜慧度進號為輔國將軍。這一年,他率領文武官兵一萬人南下討伐林邑,被消滅的敵人超過半數,前後被搶掠的財物,都奪了回來。林邑乞求投降,送上牲畜、大象、金銀、木棉等,於是被釋放。簠虞布衣蔬食,儉約質素,能彈琴,頗好《莊》、《老》。禁斷淫祀,崇修季校,歲荒民飢,則以私祿賑給。篇政纖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盜不起,乃至城門不夜閉,道不拾遣。少帝景平年,卒,時年五十,追贈左將軍。 [2]

作者簡介

沈約(441年-513年),字休文,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省德清縣)人。是南朝梁開國功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劉宋建威將軍沈林子之孫、劉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沈約學問淵博,精通音律,作為南朝文壇領袖,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著有《晉書》《宋書》《齊紀》《梁武帝本紀》等史書,其中《宋書》入二十四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