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書·劉粹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書·劉粹傳出自於《宋書》,此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宋書》收錄當時的詔令奏議、書札、文章等各種文獻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於後代的研究。[1]

原文

劉粹,字道沖,沛郡蕭人也。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干,初為州從事。高祖①克京城,參建武軍事。從平京邑,轉參鎮軍事,尋加建武將軍、沛郡太守,又領下鄭太守,復為車騎中軍參軍。從征廣固,戰功居多。以建義功,封西安縣五等侯。軍還,轉中軍諮議參軍。盧循逼京邑,京口任重,太祖時年四歲,高祖使粹奉太祖鎮京城。轉游擊將軍,遷建威將軍、江夏相。

衛將軍毅,粹族兄也,粹盡心高祖,不與毅同。高祖欲謀毅,眾並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軍至,粹竭其誠力。事平,封浚陽縣男,食邑五百戶,母憂去職。俄而高祖討司馬休之,起粹為寧朔將軍、竟陵太守,統水軍入河。明年,進號輔國將軍。永初元年,以佐命功,改封建安縣侯,食邑千戶。

景平二年,譙郡流離六十餘家叛沒虜,趙靈、秦剛等六家悔倍,還投陳留襄邑縣,頓謀等村。 粹遣將苑縱夫討叛戶不及,因誅殺謀等三十家,男丁一百三十七人,女弱一百六十二口,粹坐貶號為寧朔將軍。時索虜②南寇,粹遣將軍李德元襲許昌,殺魏穎川太守庚龍,斬魏徵虜將軍、廣州刺史司馬世賢,傳首京都。

太祖即位,遷使持節,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南陽、竟陵、順陽、襄陽、新野、隨六郡諸軍事,征虜將軍,領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襄陽新野二郡太守。在任簡役愛民,罷諸沙門二千餘人,以補府吏。元嘉三年吐謝晦遣粹弟車騎從事中部道濟龍驟將軍沈敞之就粹良陸道向江陵。粹以道濟行竟陵內史,與敞之及南陽太守沈道興將步騎至沙橋,為晦司馬周超所敗,士眾傷死者過半,降號寧朔將軍。初,晦與粹厚善,以粹子曠之為參軍。粹受命南討,一無所顧,太祖以此嘉之。

晦遣送曠之還粹,亦不害也。

明年,粹卒,時年五十三。追謐安北將軍,本官如故。

[注]①高祖:指南朝宋高祖劉裕。②索虜: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蔑稱。

譯文

劉粹,字道沖,是沛郡蕭縣人。劉粹家住京口(今江蘇鎮江),年少時就有志氣和才幹,最初擔任州中從事。高祖(劉裕)攻克京城時,劉粹參與建武軍事。跟隨高祖平定京都,後改任參鎮軍事,隨即加授建武將軍、沛郡太守,又兼任下邳太守,後又任車騎中軍參軍。跟隨高祖征討廣固,戰功很多。由於建立大功,封爵西安縣五等侯。軍隊回到京都,改任中軍諮議參軍。盧循起兵作亂,威脅京都,京口擔負着重大的責任,太祖當時只有四歲,高祖派劉粹擁戴太祖鎮守京城。(劉粹)改任游擊將軍,後來劉粹升任建威將軍、江夏相。

衛將軍劉毅,是劉粹的同族兄長,劉粹對劉裕盡心竭力,不跟劉毅同心。高祖想要誅殺劉毅,眾人都疑慮劉粹在夏口,高祖卻更加信任他。等到高祖率領軍隊到達,劉粹竭盡他的忠誠和能力(來助高祖)。劉毅的事情平定後,劉粹被封為灄陽縣男,食邑五百戶,由於母親喪事離開職位。不久,高祖征討司馬休之,起用劉粹為寧朔將軍、竟陵太守,統率水軍進入黃河。第二年,進號輔國將軍。永初元年,由於輔助高祖創業立有大功,改封爵位為建安縣侯,食邑一千戶。

景平二年,譙郡六十餘家百姓由於災荒戰亂流亡離散,而背叛南朝宋投降北魏,趙炅、秦剛等六家後悔而背離初衷,返回投奔陳留郡襄邑縣,住宿在一個名叫謀等村的地方。劉粹排遣將領苑縱夫討伐反叛的人家卻未追趕上,於是就誅殺謀等村三十戶 人家,男丁一百三十七人,而婦女及小孩一百六十二口。劉粹因此貶降封號為寧朔將軍。當時北魏向南侵犯,劉粹排遣將軍李德元襲擊許昌,誅殺北魏潁川太守庾龍,斬殺征虜將軍 、廣州刺史司馬世賢,並將他的首級傳送到京都。

太祖繼承帝位,升任劉粹為使持節,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和荊州的南陽、竟陵、順陽、襄陽、新野、隨等六郡諸軍事,征虜將軍,兼任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襄陽、新野二郡太守。劉粹在職期間,減免勞役撫愛百姓,遣散眾佛教僧侶二千多人,任用他們來補充管理財貨文書出納的小吏。元嘉三年,朝廷征討謝晦,派遣劉粹之弟車騎從事中郎劉道濟、龍驤將軍沈敞之歸屬劉粹指揮,從陸路開赴江陵。劉粹派劉道濟兼攝竟陵內史,與沈敞之和南陽太守沈道興率領步兵、騎兵到沙橋,但被謝晦的司馬周超打敗,士兵的傷亡超過半數,劉粹因此降貶封號為寧朔將軍。當初,謝晦與劉粹交情深厚,謝晦任用劉粹之子劉曠之擔任參軍。劉粹接受朝廷的命令向南征討謝晦,全不顧及這些,太祖因此嘉許他。謝晦把劉曠之遣送回劉粹那裡,也不加害於他。

元嘉四年,劉粹去世,時年五十三歲。朝廷追贈他為安北將軍,本來官職照舊。 [2]

作者簡介

沈約(441年-513年),字休文,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省德清縣)人。是南朝梁開國功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劉宋建威將軍沈林子之孫、劉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沈約學問淵博,精通音律,作為南朝文壇領袖,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著有《晉書》《宋書》《齊紀》《梁武帝本紀》等史書,其中《宋書》入二十四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