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陽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陽話

安陽方言在河南話中獨樹一幟。實際被劃歸為晉語的分支。這點從中國漢語方言圖中可看出。晉語在山西絕大部分以及陝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等地使用,以太原話為代表。通常被認為是北方方言的一種。能聽懂河南話的人不一定能聽懂安陽話,語速快了,甚至其他河南地區的人也很難聽懂安陽話。

基本內容

方言名稱:安陽話

方言分支:晉語的分支

方言地域:安陽

方言研究:近古對安陽話產生較大影響的是明初的山西洪桐移民活動

基本內容

安陽方言在河南話中獨樹一幟。實際被劃歸為晉語的分支。這點從中國漢語方言圖中可看出。晉語在山西絕大部分以及陝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等地使用,以太原話為代表。通常被認為是北方方言的一種。能聽懂河南話的人不一定能聽懂安陽話,語速快了,甚至其他河南地區的人也很難聽懂安陽話。

方言特點

它比較拗口,顯著的特點是對z zh,c ch,s sh 不分。如四和十不分,都念si。

安陽話里有很多詞的發音和上海話,浙江話等南方方言接近,比如數字「一」、「七」、「八」、「十」,詞彙「失」、「漆」、「不」「扎」、「北」、「黑」等等。說話輕佻省勁,所以有時安陽人說普通話會讓人誤認為是南方人。

文化歷史

近古對安陽話產生較大影響的是明初的山西洪桐移民活動。蒙元時期華北地區人口損失巨大,明初清點華北人口,河南、山東、河北三省人口(三百萬人),還不及山西一省(四百萬人),當時有大批山西移民遷入安陽,安陽話歸入晉語可能跟那次移民有很大關係。

發音知識

安陽話里至今還保留着許多古漢語的詞彙,比如說醬油為「清醬」,饅頭「饃」,人稱複數稱呼分別為你們「恁都(音)」,我們「俺都」,他們「TER都」,跟客家話、粵語類似。

安陽話里還有很多富有自己特色的詞彙,比如說逛街為「麼游」,「咋介」意思是「怎麼」,「可唄」——可不是。安陽話兒化音比較多,「今兒」——今天,「明兒」——明天;有一個常用的標誌性的詞語「不咋」,習慣用在一句話後面表示加重語氣,例如「你來不咋」,表示強烈希望你來。比較特殊的一個詞是「上」,當它作副詞使用時,如果前面動詞是清輔音,「上」字發音是「LANG」;如果是濁輔音,「上」則發「ANG」音。

有一些詞語是和河南一帶的中州官話通用的,比如「中」字,意為「行」、「好」。

由於普通話白話文用字是在北京話的基礎上造的字,安陽話很多方言用詞並沒有相對應的字,[1]這也是其他方言遇到的問題。比如「撾」(Zhua)字(音),意為「幹什麼」,「挌蹴」(音)意為下蹲。

在大約公元5世紀,即所謂「五胡亂中華」以前,漢語發音都是濁輔音。在「五胡」即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以阿爾泰語系民族為主的外族遷移到北方地區以後,北方大部分地區(除晉語地區外)漢語受阿爾泰語影響變為清輔音,而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留濁輔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