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溪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溪村石門縣西北羅坪鄉境北部,瀠水河兩岸,距縣城131公里,北靠壺瓶山鎮,東鄰所街鄉和雁池鄉,西與湖北鶴峰接壤。地處山峪,中有小溪。水流平緩。溁水繞村北而過,因溁水是一條地下峽谷河,低於本村10——600米,歷來安然無水患,故稱安溪。安溪有上安溪、中安溪、下安溪之分,地處湘鄂邊境的崇山峻岭中,西北有亮埡山屹立,西南有鄢家山雄踞,東南有橫斷山逶迤,南有西華山高聳,海拔均在千米左右。三大山嶺分別向中傾斜,形成三面大坡和若干山峪,中部山巒起伏。溁水自南邊羅坪流入經馬蹄灘、龍頭河至兩河口與後河匯合後,繞鄉境東北邊緣注入黃虎港河,蜿蜒20多公里。總的地勢是西北高亢,東北稍低。森林茂密,有華山松、銀杏等稀有樹種。產稻、木材、茶葉等。公路通羅家坪、所街鄉、蘇家鋪及鶴峰鐵爐鄉。[1]

中文名: 安溪村

別 名: 安溪

行政區類別: 村

所屬地區: 湖南省石門縣羅坪鄉

電話區號: 0736

郵政區碼: 415317

面 積: 23000畝

人口數量: 1448人

方 言: 灣溪

氣候條件: 四季宜人

著名景點: 麂子界-風車漂-瀑布/白岩壁

基本概況

總面積:23000畝 其中:退耕還林610畝

水田面積:660畝 旱地面積:920畝

茶葉面積:500畝 人口總數:1448人

村民小組:9個 總戶數:448戶

黨員總數:69名 其中:預備一名

村民代表:29名

本村境內縣道,10.7公里,鄉道1.5公里,村道公路20條,19.8公里,其中硬化2公里,低壓線路15條,43公里,萬伏高壓線路:4條,210千伏安,有線,無線電話:450戶。

安溪八景

安溪雲漫疊嶂,萬壑流翠,有涼風洞、筆峰山、青松嶺、雙樹寺、紅石灘、秀峰寨、犀牛泉、黑龍潭等有名的「安溪八景」,另外安溪峽谷(險峻奇美的鷂兒隘、幽深迷人的百支峽(洞)、花子洞等大型溶洞群、峽谷等)長達三十公里以上,綠水長流,猿猴出沒、樹木眾多,青山如畫,比壺瓶山峽谷還要壯美數倍。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安溪歷史

宋度宗戍淳年間(1272)。其時湖北鶴峰容美司墨土王已據泥沙姚家坪,奠基建衙。朝廷派將軍趙慎清進剿。趙令其婿陳南荊擊敗田土王,遂建南荊寨於江坪河。自南荊以下至景春先後五世,均為泥沙一方保障。元朝未年,武略將軍、百戶陳福生奉洪武皇帝敕令在今大勝寨、平峒村、耍武村遙望隘為中心設營駐守。防衛湖南省南北鎮、東山峰、壺瓶山鎮、羅坪鄉全境、所街鄉部份地區,及桑植縣白石鄉全境。子孫世襲二十三代。其子孫陳宗道、陳光顯、陳恩熾創立董公寨、血戰紅魚溪、救濟流民,有力地保障了一方平安。長梯不過是其下屬小小營地。安溪村是武略將軍陳光顯老屋所在地,其老屋後至今還完好保持着陳氏宗祖誥封武略將軍、遙望隘正百戶陳光顯、陳恩熾、陳恩詔等人地墓塋。安溪村為中華義門陳株嶺莊遙望隘支系陳氏六房、八房聚居地。安溪還是昔日賀龍率軍建立的革命老根據地。

村干分工

陳集遠:支部書記,負責全面工作

陳哲次:村主任, 支委,協助全面工作,主管日常工作、國土工作、村級財務、文秘工作

陳錦濃:村委,婦女主任,主管計生、婦聯工作、信用等級授信工作、村部衛生、來客接待、會議記錄

王見:支委,村文書

安溪特產

安溪生態優美,茶葉自古聞名。茶園建於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叢林中,周邊百里無工廠,終年雲霧環繞,是生產有機茶的最佳環境.共五百餘畝綠色茶園。本村茶園自建園以來,從未使用過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化學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本村楠竹生長普遍,木材、油桐、油茶、茶葉、核桃、板栗、生漆山貨土產資源豐富。五倍子、山蒼石、獼猴桃等到處都可採摘。叢山密林中,野生藥材眾多,有珍貴的野生天麻、細辛、白三七等;珍貴野生動物有虎、豹、熊、雉雞、五步蛇等。在溁水的河岩壑隙中有瀕危珍貴水產娃娃魚(大鯢)和稀有的水獺。溁水河一帶儲有煤、鐵、石灰石、陶土等礦藏。

教育事業

2008年3月30日,羅坪鄉安溪村召開了2008年全村經濟工作大會,歷年來就非常重視教育的陳雲坤書記在大會上又有濃墨重彩的一筆,籌資3000多元頒發了多種教育獎:送子女上學獎(100元/人)、1-9年級優秀學生獎(100元/人)。全村共評選出送子女上學模範5人,優秀學生27人。此舉在全體村民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安風公路

安風公路指由湖南省石門縣羅坪鄉安溪村至湖北鶴峰鳳埡頭和一段硬化水泥公路,全長三十公里。

安風路賦

悉安風公路始建於一九七九,硬化於二00七,斯路里程三十,途經七村百組,會接鄂西境界,惠及千家萬眾,尤以硬化工程、國投巨大。鄉民遊子偕公職人員踴躍捐助,累資四百萬餘,功德可嘉,聞之感懷,特作拙賦,聊以誌慶。層巒疊嶂,銀蛇飛舞。一路康莊,享名安風。始於安溪,會於鳳埡。途跨溁水,亮埡俯首。貫通湘鄂,奔於鐵爐。溯古追今,山隔水阻。先人披荊,踏處即路。只嘆羊腸,世代依舊。肩擔背荷,千古懷愁。咫尺天涯,望斷空憂。國適盛世,名飲甘露。東風浩蕩,催啟興修。國投為首,鄉府資助。更有鄉人,解囊以酬。德厚功高,恆遠存留。路為天梯,摘月在袖;路為神翼,扶搖九州;路為錦帶,織就財富;咱為長河,流淌幸福。頌哉安風,利在千秋。

視頻

廣東潮州航拍安溪村(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