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徽省動物學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安徽省動物學會是本省動物學界的群眾性學術團體,也是同行業各有關單位橫向聯繫的重要紐帶,會員主要是由省內大專院校,研究單位,行政主管部門和中學的教師和工作人員組成。業務主管部門是安徽省科協,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是安徽省民政廳,本會接受安徽省科協和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本會辦事機構掛靠在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行政上是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領導。

目錄

機構簡介

安徽省動物學會與安徽省植物學會是從原安徽省生物學會籌委會分出成立的,時間可能是1964年或者1965年春天,這兩個省級學會[1]一經成立,安徽省生物學會籌委會即不復存在。安徽省動物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秦素美(安徽大學)任主任委員(當時不稱理事,稱委員),謝麟閣(安徽大學)任秘書長,委員有:羅敦厚(安徽醫科大學),楊兆莘(安徽醫科大學),曾濟仁(省血防所),梁余鑫(省水產所),吳書齊(省水產所)梁仁濟(安徽師範大學),王家槐(安徽農業大學)等(確切人數無資料可查);1965年秋季在合肥市省政協召開第一次學術年會,會議分成寄生蟲、實驗動物、脊椎動物、水產共四個組進行論文宣讀和討論。此間雖有零星學術報告,但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術活動被迫停止。文革後,大約在1978年學會逐漸恢復工作,開展的專業工作主要有:(1)1979年9月17日以安徽省動物學會的名義,向省科委寫報告建議將《安徽動物志》列入省重大科研項目進行立項,調查編寫和出版。(2)部分會員協助省林業廳建立安徽省野生動物普查辦公室,組織有關人員開展野外調查,出版(內部)《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與保護》自1977年12月至1980年12月每年一本共4本。相關工作還有1978年11月20日為林業廳起草報告省革委會要求建立安徽省揚子鱷養殖場,1979年5月20日為林業廳起草報告該廳人事處要求建立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等等。

經會員投票選舉,安徽省動物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於1980年9月21日在合肥產生,理事會由11名理事組成:謝麟閣(安徽大學)任理事長,樊培芳(蚌醫),陳璧輝(安徽師範大學)任副理事長,王岐山(安徽大學)任秘書長,李友才(安徽師範大學)任副秘書長, 楊兆莘(安徽醫科大學),梁仁濟(安徽師範大學),王文正(省醫學情報所),戴群力(安徽大學),張國芳(皖南醫學院),盛芳青(合肥六中)任理事。1981年5月3日至6日在合肥市梅山飯店召開安徽省動物學會第二次學術年會,有57名代表出席會議,大會收到論文和報告共59篇,美國鱷魚專家渡部摩娜(Mona watanabe)博士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宋大祥教授應邀在會上作了專題報告。1983年10月3日至8日在合肥市梅山飯店召開第三次學術年會,有48名代表出席會議,大會收到論文49篇,省農牧漁業廳趙乃剛副總工程師[2]和林業廳葉行德工程師在大會上做了專題報告。本屆理事會除召開年會之外的工作尚有:(1)1982年1月4日在安徽大學主樓會議室舉行「提高人工養麝技術和麝香產量」小型學術討論會,有9個單位15人參加會議;(2)1982年6月22日至24日召開「安徽省第一次科普工作積極分子,先進集體代表大會」,獎給安徽省動物學會脊椎動物組獎旗一面,自1978年10月至1982年5月,安徽省動物學會組織會員積極舉辦保護野生動物科普報告和撰寫科普文章,據學會不完全統計共有38篇;(3)1983年4月3日在省科協三屆二次委員會上,安徽省動物學會會員提出「建議將升金湖劃為水禽自然保護區」報告;(4)協助中國獸類學會於1983年10月20日至26日在合肥市梅山飯店召開「全國瀕危獸類和小型獸類學術討論會」,隨即於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江淮旅社(現名華僑飯店)召開「中日獸類學術討論會」;(5)1984年與安徽省植物學會,合肥市生物學會在九華山共同舉辦「中學生物學講習班」,合肥34所中學有38名中學生參加,7月28日至8月6日為動物學教學時間,我會會員承擔教學和野外採集標本工作;(6)1984年12月20日,安徽省動物學會通過省科協向合肥市政府提出「關於把合肥市建成無鼠害城市的建議」;(7)經省科協批准,1985年2月,安徽省動物學會和省科協諮詢服務中心聯合主辦「安徽省動物養殖函授學校」,開設水產、養禽、毛皮、藥用動物共4個班,編寫教材137萬字;(8)經省科協批准,1987年8月22日成立「安徽省動物學會動物養殖協會」並制定協會章程;(9)1987年10月6日至10日,安徽省動物學會和安徽大學生物系聯合舉辦「獸類報告討論會」,有8個單位15人參加,會議由日本和田一雄教授主講「哺乳類的生態和進化——以獼猴屬和鰭腳目為例」,西北大學和山東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也在會上介紹了對金絲猴和海獸的研究成果;(10)按省科協通知,安徽省動物學會於1988年推薦4名(王岐山,王增賢,陳璧輝,熊成培)中青年科技人才,由省科協,省政府人事局,省委組織部匯總全省90個學會內部出版《安徽省中青年科技人才名錄第一輯》。

章程(節選)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安徽省動物學會(Anhui Zoological Society,寫為AZS)是依法登記的地方性社會團體

第二條 安徽省動物學會(以下簡稱本會)是安徽動物學界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學術性社會團體,由從事動物學教學、科學研究、飼養繁殖、保護管理和宣傳教育的人員自願組成的專業性非營利社會組織,是本省同行業各有關單位人員橫向聯繫的重要紐帶,也是繁榮發展本行動物科學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第三條 本會的宗旨是: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組織、協調和團結本省廣大的動物學科技工作者,為本省的經濟發展和動物資源持續利用多出成果,為本省動物科學的提高和普及多做貢獻。

第四條 本會業務主管部門是安徽省科協,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是安徽省民政廳,本會接受安徽省科協和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本會辦事機構掛靠在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行政上是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領導。

第五條 本會會址:安徽省合肥市。

第二章 業務範圍

第六條 本會的業務範圍是:

(一) 組織開展國內外動物學的課題研究、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

(二) 承擔完成委託的科學研究項目;編輯出版科技圖書和期刊;接受委託進行科技項目論證、成果鑑定、論文評選和技術職稱評定;

(三) 提供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

(四) 通過多種途徑宣傳普及科學知識,培養推薦優秀人才;

(五) 接受單位或個人的捐款資助;

(六) 從事和開展為會員服務的工作,表揚獎勵作出顯着成績的會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