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娜.弗洛伊德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娜·弗洛伊德
安娜.弗洛伊德0.jpg
出生 1895-1982
國籍 奧地利
別名 Anna Freud
職業 兒童精神分析學家
知名作品 《兒童分析技術導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國籍 別名 民族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職業
安娜·弗洛伊德 奧地利 Anna Freud 猶太人 1895年12月3日 1982年10月9日 兒童精神分析學家

人物生平

1895年12月3日,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她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六個子女中唯一繼承父業的人。在她出世以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希望她是個男孩。自幼不受父親重視,她自己曾在與朋友信函中稱當時如果有避孕藥,她是不會來到這個世界的。但她並未讓父親失望,自幼對學術有興趣。

15歲以前已經開始閱讀父親的論文,自行研習精神分析。14 歲即出席旁聽父親主持的精神分析研討會。1912 年安娜在維也納的考泰季中學畢業,此後她沒有上過大學。中學畢業後,她曾擔任過小學教師。

1918年,23歲的她因連夜惡夢而陷入情緒困擾,經由父親連續分析治療達 4 年之久後才真正接觸心理學。當時她每周接受 6 個小時的分析,時間在晚上 10 點鐘,直到 1922 年中斷,但從 1924 年開始後的幾年中,她仍斷斷續續接受其父的精神分析。

1920年,父女兩人一塊兒參加了在海牙舉行的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並在弗洛伊德的朋友魏格納·喬萊格教授的維也納精神病教學醫院裡參加古典精神分析的學習。

1922 年,安娜獲准參加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取得正式會員資格。

1923年,開始做精神分析的臨床實踐。

1924年,首次在學會提出研究報告,題為《擊敗幻想與白日夢》,引起精神分析學界重視。該報告內容時她對白日夢患者的個案研究,實際上那個患者就是她自己。

1925-1928年,擔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並擔任維也納精神分析教育學院院長,她還積極參加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活動,並擔任精神分析學會的名譽主席。

1928年,發表了《兒童分析技術導論》,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她的兒童心理學研究成果,開創了兒童精神分析的治療法。

1936年,發表了著名的《自我與防禦機制》一書,擴展和深化了防禦機制的概念與功能,為自我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兒童精神分析學領域,提出了精神分析的兒童發展觀與教育觀以及診斷圖、發展線索等理論,並將兒童精神分析思想應用於教育、法律、兒科學等領域,為兒童精神分析的理論建構與應用實踐作出了巨大貢獻。

1938 年,納粹德國入侵奧地利之初,安娜曾被德軍逮捕,獲釋後陪同父親赴英國倫敦避難,一面照顧已患口腔癌多年的父親,一面繼續在倫敦從事兒童精神治療工作。

1939-1945年,她在維也納創辦了一所私立小學,將原來用於病人的精神分析理念擴展用在教育上以研究兒童。後來成為著名心理學家的 E.艾里克森 ,當時即在該校任教,並跟隨安娜從事兒童精神分析研究。與此同時,她還在英國倫敦創辦漢普斯特戰爭療養院。機構創辦初期,照顧在戰爭中和雙親失散的小孩,戰後她改為兒童診護所,開設兒童心理治療課程,並對精神紊亂的兒童和成人進行臨床診斷和分析治療。這一時期她還走遍歐美,作專業和通俗的精神分析講演,並擔任耶魯大學法學院和兒童研究中心的訪問教授。

此外她還開辦了一個健康兒童科,一個因社會案件而設的幼兒班和一個專收盲童的幼兒班。在此期間她和一位同事多蘿西·伯林海姆合著了《戰時的幼兒》 、《無家可歸的嬰兒》 、《戰爭與兒童》 三本書。

1952 年起,擔任漢普斯特診療所的所長。

1982年10月9日,逝世於英國倫敦,享年87歲。


理論思想

自我心理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把自我當作"本我的傭人"來看待,自我把絕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對本我的控制和壓抑上,因而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我影響的。而安娜·弗洛伊德則過分強調自我,強調要給予自我以應有的重視。她認為從臨床的角度,更應該重視自我。

安娜·弗洛伊德認為人在幼兒時期,個體的自我十分軟弱,行為常常受本我驅使。隨着兒童的發展,在社會現實和教育的影響下,兒童的自我和本我都發生了變化。自我不再是一味地服從本我,它對客觀現實的態度逐漸超越了俄狄浦斯情結。

兒童進入青春期之後,就不再完全依賴父母,認同作用開始取代他的客體愛。此時他的自我能夠控制本我的願望滿足了,父母和教師對兒童的希望、要求和理想等都在兒童的內心發生了心力內投,這時超我開始建立起來,即青春期的自我在控制本能過程的鬥爭中獲得了一個新的同伴--超我。在這種情況下,自我就不再無節制地滿足本我的欲望,否則它就會同超我發生衝突,而受到良心的譴責,然而自我和本我之間並未停止鬥爭。

隨着生理過程的發展,出現了本能過程的新刺激,這就是力比多參與到青春期的生理過程中來了。使自我和本我之間的關係遭到了破壞,心理平衡被打破,這兩種結構之間出現了新的內部衝突。最初,受本我控制的力比多還比較少,隨着青春期生理過程的發展,受本我控制的力比多數量日益增多。如攻擊性衝動,嗜食,頑皮,對口欲和肛欲的興趣,粗魯野蠻的行為,以及童年早期的某些性觀念等都開始表現出來。不過,現在的情況與童年期不同,青春期的自我一方面要滿足本我,另一方面還要根據超我的要求(即按照社會道德標準)辦事,有時為了壓抑本我的本能衝動,或者為了防止由此而引起的焦慮,自我便儘可能多地使用各種防禦機制,力圖以此來改變心理上的失調,進一步適應環境和使心理得到安慰。

她認為,自我是一個媒介,要了解本我和超我,必須通過自我。這樣的自我觀,自然讓她的治療觀也不同,她說:"研究本我及其活動方式永遠不過是達到目的手段。我們的目的是始終如一的:及矯正心理異常,使自我恢復其統一性。"

摺疊自我防禦機制 在 1936 年的《自我與防衛機制》一書, 安娜·弗洛伊德系統總結和擴展了其父對自我防禦機制的研究。 指出人類的最重要的防衛機制是壓抑。所謂防禦機制是指個體習慣性的一種帶有潛意識的反應方式,其目的在於防止自我因挫折衝突引起焦慮的壓力,安娜一共論述了 15 種:

壓抑(repression):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識所接受的衝動、觀念或回憶、情感等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這是最古老的和最危險的防禦機制之一,也是使用其它防禦措施的先決條件。

否認(denial):是指"當對外部事件的知覺象徵性地與有威脅的衝動相聯繫時,人們會潛意識地阻止外部事件進入意識"。否認就是通過拒斥而把危險排除在外。

禁慾(asceticism):是指青春期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特點。在安娜看來,青春初期的青少年常常對出現的性衝動感到不安,為了使自己不至於因此而做出越軌行為,他們便通過放棄一切欲望和快樂來保護自己。

投射(projection):是指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衝動、欲望和思想轉移到別人或其它對象身上。使這些衝動脫離自我,好像它們不是自我的一部分。人們經常用這種方法來避免意識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情或想法。

利他(altruism):在安娜·弗洛伊德看來,利他主義也是一種投射作用。她認為,人們通過採取某種行動,-方面滿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幫助了別人;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人們可能會不惜放棄自己的需要來滿足別人的願望。

轉移(displacement):是指對某一對象的情感由於含有危險(或其它原因)而無法直接向該對象表達時,人們有時會把這種情感或衝動轉移到其它對象身上,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洩,心理得到平衡。

自我約束(turning - against - self):是把衝動向內轉向自我,而不是向外轉向某一對象。這種自我約束的結果通常會導致心理不適、罪疚感、抑鬱以及受虐癖的情感。

反向(reaction - formation):是指把別人或社會所不能接受的衝動或欲望轉移到它們的反面,使之成為可接受的。

反轉(reversal):是一種類似於反向作用的防禦機制,它可以把衝動從積極主動的方式變成消極被動的方式。這是因為原來採納的行為方式是社會所不容許的,為了求得心理的平衡,人們便採取了這樣一種反向作用的防禦手段。

升華(sublimation):是把某些衝動和欲望通過某種高尚的行為轉變為社會所接受的東西,這是一種"本能目的替換作用"。

心力內投(Introjection):是把外部對象或自己所賞識的某些人物的特點結合到自己的行為和信仰中去的一種防禦機制。

對攻擊者的認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安娜·弗洛伊德把它也視為一種心力內投的防禦機制。它是對自己所恐懼的人或對象的行為進行模仿和學習,使人在心理上感到自己就是那個令人恐懼的人或對象,以此來消除自己的恐懼心理。

隔離(isolation):是強迫性神經症的一個典型特徵。指人們把社會所無法接受的衝動或欲望在意識中保留下來,但與此同時卻剝奪了其中的情慾和意義,以此來達到一種理智型情緒隔離,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抵消(undoing):是指一旦發生了一些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人們常常以某種魔幻般的姿態或儀式來抵消由此而造成的心理不安。

退行(regression):是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兒童精神分析 自我發展路線

安娜悉心觀察了自我是怎樣控制生活所提出的各種問題的,通過對兒童自我生活的分析和觀察,她為本我--自我的相互作用階段提出了一個新的術語,她稱之為"發展路線"。在這個相互作用階段,兒童逐漸擺脫了對外界控制力的依賴,並逐漸獲得了對內外現實的自我控制。安娜所謂的發展路線,是指兒童在成熟過程中從完全依賴他人到獲得相對的完全獨立,從完全沒有理性到幾乎非常有理性,從對現實只有完全被動的聯繫到進行自覺主動的聯繫等。這些發同路線表明自我企圖在沒有痛苦的迴避和不過度地使用各種防禦機制的情況下,成功地面對各種複雜的生活情境。例如,和母親分別、弟弟妹妹的降生、發生疾病、入學、與同伴交往、遊戲、青春期性興趣的出現和愛情生活等情況下能順利地度過。

安娜共劃分了六條發展路線,其共同主題是兒童竭力掌握和控制自己的現實:

(1)從依賴他人到情緒上的自力更生;

(2)從哺乳到合理的飲食;

(3)從大小便失控到能進行適當控制;

(4)從對身體的管理不聞不問到負起責任;

(5)從關注自己的身體到關注玩具,從喜愛遊戲到參加工作;

(6)從以自我為中心到建立友誼關係。

兒童精神分析

安娜在倫敦的時候,觀察了一些戰爭創傷後長大的兒童,這些孩子一、兩歲就失去父母,顛沛流離。她說"這些孩子非常神經過敏,心神不安,富有攻擊性,難以控制。他們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自體性慾行為,有些人甚至出現了神經症狀的萌芽,但是他們既不是有先天缺陷者,也不是有違法犯罪行為者,更不是精神病患者。"從這些觀察和分析中,安娜堅定地認為生命初期的環境對兒童心理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她甚至認為"個性的一切特徵在五歲以前就確定了。"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安娜愈益清楚地認識到,對兒童的精神分析比單純把正統的精神分析理論運用到兒童之中更為複雜。安娜認為,兒童正在向成熟發展,他的身心既是脆弱的,又隱含着巨大發展的可塑性。所以兒童分析者不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神經症狀上,而應該集中在兒童未來的心理健康這一發展目標上。在安娜看來,具體的神經症狀只是兒童心理問題的一小部分,而真正威脅兒童心理發展的障礙卻主要在於他所關心的對象,是它導致和控制着兒童的神經症狀。此外,即使兒童在行為方面表現出明顯的神經症狀時,這些症狀在兒童的生活史中也具有和成人大不相同的含義。因此,兒童精神分析決不能完全照搬正統精神分析的方法。安娜提出了一種新的分析體系,它強調的是人格的形成,探索的是造成人格畸形發展的原因,高度重視的是對人格健康發展的嚴重威脅,而對那些給兒童的心理發展造成的不太嚴重但又不可避免的傷害則不予理睬。

安娜認為,精神分析只能給人的生活提供指導,而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的生活。她發現有些分析者在治療中常常把造成兒童人格障礙的原因追尋到出生的第一年,退尋到人格障礙的最早期表現,有時甚至涉足到人格的那些不可改變的結構及環境情況,他們企圖通過分析治療而苦的一種普遍有效的預防措施,它的作用和效果是有局限性的。由於人的生活環境是千差萬別的,許多特殊情況都有可能損害一個兒童的生活,即使是最竭盡全力的分析治療也可能解決不了,因為它畢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人的生活環境,安娜認為,如果人們認識不到這種局限性,就會不切實際地把兒童分析的結果擴展到他的一生,企圖對他的全部人生道路都起指導作用,那就有百害而無一利了。兒童分析者必須認識到,兒童更依賴於外界現實,因而也更容易受當前外界現實的影響。例如,兒童對父母的依賴,與兄弟姐妹和同伴的衝突,他們和教師及其他權威人土的關係等都可在兒童的心理障礙中表現出來。兒童分析治療與成人的根本區別是,成人的神經症疾患已經幾乎完全內化了,只有通過分析解釋才能從他們的過去生活和早期未解決的衝突中找到原因,而對兒童的分析治療則可以從當前社會現實中的當前關係來尋找原因。

安娜認為:"在治療中,特別是幼小兒童的治療可以說明他們被客觀世界所控制的程度,即他們的行為和病理有多少是受環境影響決定的(如病人的合作與拒絕態度,……只有通過分析解釋才能從他們的過去生活和早期未解決的衝突中找到原因,而對兒童的分析治療則可以從當前社會現實中的當前關係來尋找原因。

安娜認為:"在治療中,特別是幼小兒童的治療可以說明他們被客觀世界所控制的程度,即他們的行為和病理有多少是受環境影響決定的(如病人的合作與拒絕態度,喜愛或冷淡的態度,批評或欣賞的態度),以及有多少是受其婚後性生活和諧與否決定的……完全依賴於對內部世界進行解釋的兒童分析者可能會忽視病人對其環境情況--這在目前是同樣重要的--敘述活動。"可見,安娜不僅重視兒童的周圍環境,而且重視當前社會現實對兒童的影響,她認為兒童分析者應從兒童與現實世界的關係中來了解心理疾病的原因,即使對那些有嚴重心理創傷的兒童,安娜也力圖承認,他們在努力適應,應付和控制可能會毀滅他們的環境。因此努力改善兒童生活的環境,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和環境條件,才是解決兒童心理衝突的關鍵。當然,有些客觀環境是兒童分析者所無法解決的,例如由於戰爭而失去父母的兒童,人們很難再為他們創立一個完整、健康的家庭環境。

安娜·弗洛伊德對人格的發展深感興趣,花了 50 餘年時間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用於兒童心理分析和教育工作。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要以成年人為對象,雖然其人格理論提到兒童的心理發展,但實際上並未深入對兒童進行精神分析的經驗。 安娜·弗洛伊德則長期從事兒童心理分析和教學工作,其《兒童精神分析技術導論》一書,系統地闡述了她的兒童心理學研究成果,開創了兒童精神分析的治療法。

由於兒童語言能力有限,無法實施自由聯想或釋夢技術,安娜·弗洛伊德創造應用遊戲觀察和家庭訪問觀察方式進行。1938 年隨父定居倫敦後,她就在居家附近開設兒童精神分析診所,一面對兒童實施精神分析,一面訓練精神分析人員。其在該所工作的研究記錄《兒童精神分析治療》一書,對兒童精神分析貢獻極大。


主要作品

主要專著

出版年 著作名 出版社
1937 Ich und Die Abwehrmechanismen Leonard and Virginia Woolf at 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1962 Burlingham D. Infants without families: The case for and against residential nurseri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0 Research at the Hampstead Child-Therapy Clinic: and other papers, 1956-1965 Chatto & Windus
1989 Normality and pathology in childhood: Assessments of developmen Karnac Book
示例 示例 示例

主要文章

發表年 標題
1936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 London
1942 Young children in war-time
1944 Infants without families
1946 The psycho-analytic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1954 The widening scope of indications for psychoanalysis: discussion
1962 Assessment of childhood disturbances
1963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al lines
1971 The infantile neurosis: Genetic and dynamic considerations[J].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榮譽獎勵

安娜·弗洛伊德先後被美國的克拉克大學(1950年)、傑佛森醫學院(1964年)、芝加哥大學(1966年)、耶魯大學(1968年)、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1972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78年)、英國劍橋大學(1980年)、等學校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美國政府授予"麥迪遜獎",英國政府授予大英帝國騎士爵位。

家庭成員

父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母親: 瑪莎·伯奈斯

人物評價

安娜·弗洛伊德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其父後期的自我心理學思想,對自我心理學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申荷永),安娜·弗洛伊德在心理學方面的成就包括:自我心理學、對防禦機制的詮釋和兒童精神分析,被後人評為"20世紀100位最傑出的心理學家"之一。

相關影片

PSYCHOTHERAPY - Anna Freud
46. Anna Freud
Dünyayı değiştiren kadının tuhaf hikayesi (Anna Freud)
Anna Freud and 『The Conscience of Society' by Elizabeth Ann Danto and Alexandra Steiner-Strauss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