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圖縣兩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圖縣兩江鎮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下轄鎮,地處安圖縣西部,東與永慶鄉松江鎮接壤,南與二道白河鎮相連,西與撫松縣露水河鎮毗鄰,北與敦化市大蒲柴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429.06平方千米。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屬樺甸縣信道鄉;1985年,兩江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兩江鎮戶籍人口有14823人。

截至2020年6月,兩江鎮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2011年,兩江鎮財政總收入2092萬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0萬元,比上年增長53%。

2018年,兩江鎮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1]

中文名: 兩江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

地理位置: 安圖縣西部

面 積: 429.06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東江村

電話區號: 0433

郵政區碼: 133611

車牌代碼: 吉H

人 口: 14823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屬樺甸縣信道鄉。

清宣統元年(1909年),屬安圖縣信道鄉。

民國元年(1912年),屬二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為兩江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兩江區。

1950年,劃歸安圖縣第七區。

1956年,設兩江鄉。

1959年,併入永慶公社。

1961年,析置兩江公社。

1983年,兩江公社改鄉。

1985年,兩江鄉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兩江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通湖、東江、西江、六人溝、漢陽、石人溝、大興川、四岔子、北大陰子、江南、片砬子、白河、永紅;下設36個居民小組,1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兩江鎮下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兩江通湖社區、海溝金礦社區、東江村、大興川村、西江村、漢陽村、永紅村、江南村、白河村、片砬子村、六人溝村、北大陰子村、石人溝村、四岔子村,鎮人民政府駐東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兩江鎮地處安圖縣西部,東與永慶鄉、松江鎮接壤,南與二道白河鎮相連,西與撫松縣露水河鎮毗鄰,北與敦化市大蒲柴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429.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兩江鎮地處長白山熔岩台地,二道白河與古洞河沖積小盆地,地勢東高西低。地形東部為丘陵區,南、西及北部為高山區。地面一般在海拔500米,主要山脈有西面馬趟嶺山,南面彎溝大頂子山,境內最高峰黃泥嶺位於西北部與敦化交界處,海拔957.8米;最低點二道松花江河口,位於漢陽村,海拔360米。

水文

兩江鎮境內河道屬松花江流域。松花江源頭區北部幾乎所有支流都在本境內匯合,由東向西,先有二道白河與三道白河在鎮境匯合,再西流先後匯古洞河、頭道白河等。二道白河與古洞河於上兩江口匯流後稱二道松花江,境內最大河流二道松花江,全長302千米,鎮境內流長47千米,流域面積500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8129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兩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霜凍等。洪災害主要發生在初春、秋季和7、8月份,最嚴重的一次是發生在2010年7月28日發生的特大洪災,涉及四岔子、大興川、西江等村,受災面積達2692公頃,損壞房屋1108戶,直接經濟損失折合人民幣36000萬元。

自然資源

兩江鎮境內已發現地下礦藏有松花玉硯、鐵、金、煤、硅,松花玉硯集中分布在西江村一帶,已探明儲量為3000萬立方米以上。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960萬立方米。林地面積31600公頃,天然樹種主要有柞、榆、楊、黑松、柳、黃花松等。野果類主要有山核桃、松子、榛子、山梨、山葡萄、圓棗、山丁子、山里紅、橡子等。中草藥主要有天麻、貝母、細辛、車前子、桔梗、五味子、蒲公英、益母草、黃芪等。山野菜主要有薇菜、蕨菜、黃花菜、山芹菜等。野生菌類主要有元蘑、榛蘑、松樹蘑等。野生動物主要有東北虎、馬鹿、獐子、梅花鹿、金錢豹、黑熊、野豬、狍子、紫貂、火狐、灰鼠、山兔、刺蝟、狍子、獐子、鵪鶉、沙半雞、水鴨、鴛鴦、雉、林蛙、蛇等。

人口

2011年末,兩江鎮總人口16266人。另有流動人口4100人。總人口中,男性8254人,占50.7%;女性8012人,占49.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844人,占66.7%;有朝鮮、滿、回、蒙古、苗、錫伯6個少數民族,共5422人,占33.3%。2011年,兩江鎮人口出生率8.53‰,人口死亡率3.7‰,人口自然增長率4.8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人。

截至2018年末,兩江鎮戶籍人口有1482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兩江鎮財政總收入2092萬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0萬元,比上年增長5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6萬元,增值稅0.18億元,企業所得稅23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50%、24%。人均財政收入1286元,比上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7221元。

2018年,兩江鎮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2011年,兩江鎮農業總產值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2萬噸,其中玉米0.8萬噸,大豆0.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人參、貝母、細辛、五味子、輪葉黨參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5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牛飼養量6000頭,年末存欄4000頭;羊飼養量2500隻,年末存欄2000隻;家禽飼養量3萬羽,上市家禽2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160噸,其中豬肉1000噸,牛肉60噸,羊肉20噸;禽蛋80噸,蜂蜜200噸;畜牧業總產值3000萬元。截至2011年末,兩江鎮累計造林1600畝,林木覆蓋率63%。

工業

2011年,兩江鎮工業總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7%。

商業

2011年末,兩江鎮有商業網點130個,職工52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15%。

金融業

2011年末,兩江鎮各類存款餘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24%;人均儲蓄1290元;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11%。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兩江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236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3所,在校生830人,專任教師1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40人,專任教師6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兩江鎮教育經費達1745.3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為695.3萬元,比上年增長35%。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0%,比上年提高了6%。

科學技術

2011年末,兩江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88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10人,經營管理人才150人,技能人才120人,農村實用人才450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兩江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2個;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10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人。2011年末,兩江鎮33.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兩江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4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3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4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7人、執業(助理)醫師0.2人、註冊護士0.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萬人次,住院手術2台次,出院病人278人次。2011年末,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1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0%;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兩江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5戶,人數260人,支出74.9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240元,比上年增長3.6%;城市醫療救助27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67戶,人數1650人,支出396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200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0人,支出6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6人,支出4.6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130人次,支出17.7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72人次,支出8.36萬元,比上年增長22%;農村臨時救濟406人次,支出12.8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8萬元,比上年增長9%。社會福利費14萬元,比上年增長5%;社會服務單位1個,床位120張,收養41人。社區服務設施2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2個,社區服務站12個。慈善工作站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萬元,使20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新增就業人員180人,有28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6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29萬元,比上年增長3%;基金支出合計108.9萬元,比上年增長3.9%。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5800人。

交通

兩江鎮有延長高速G1221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兩江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二道白河(舊稱二道江)與古洞河(舊稱大沽江)匯合之處,故稱兩江口,簡稱「兩江」。

風景名勝

雪山湖

雪山湖,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兩江鎮境內,處於第二松花江的上游,因建兩江電站而成,總庫容為2.1億立方米。

視頻

《防控大家談》——安圖縣兩江鎮在疫情期間的工作部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