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危(1916-1985),男,中國內地作家,中共黨員。1938年入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學習,1940年入延安魯藝學習,後在延安中學任教。1947年起歷任松江省雙城縣土改工作隊隊長,《松江農民報》總編輯,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編輯,東北文藝工作者協會創作員,東北文聯研究室主任,《東北文藝》主編,東北文藝出版社、東北人民出版社總編輯,湖北鄖陽地區文化局創作組專業作家。湖北省文聯委員,湖北省作協理事。193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

人物簡介

安危(1916-1985),原名王寄雲,筆名於戀一,於戀飛,一九一六年出生於孝感縣城天燈街(現解放街的湯家街口至中山街口一段)。其父王澤甫乃清代拔貢。母程氏,為人賢惠,生二子,長子王新民,次子王寄雲。

安危幼小勤奮,常以"有志者事竟成"自勉,數年苦讀寒窗,學績優異。後插班孝感中心小學,一九三二年考入武昌省立第一中學,畢業後進入農業學校。在校期間常與進步青年議論國事,還經常學習《新青年》、《響導》等刊物,並廣泛宣傳,向封建勢力挑戰。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華。國難當頭之際,安危不顧家庭阻攔,毅然北上。

一九三八年春,進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學習,經常組織同學上街作抗日演說,還利用演文藝節目喚起民眾,投入抗日鬥爭。同年九月安危發表了第一篇小說《游擊隊的孩子們》。

一九四〇年春去延安,進魯迅藝術學院,專攻文學藝術。不久,下鄉下廠深入生活,與賀敬之(曾任文化部副部長)同時下到安塞縣皮革廠參加勞動,豐富寫作營養。畢業後,安危分配到教育戰線工作。

一九四五年在延安中學教書,並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散文《祝壽》、詩歌《老侯》、小說《黎明》[2] 。作品生動活潑,受到讀者歡迎。

一九四六年奔赴東北解放區,參加松江省雙城縣土地改革,同年八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時發表了土改題材的中篇小說《土地的兒女們》。

一九四八年調松江省宣傳部任《松江農民》報總編輯。瀋陽解放後,在東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作,主持編輯初、高中語文課本,為解放區所廣泛應用。為了提高教材編寫質量,他深入各學校聽課並召開座談會,徵求修改意見。同年被納為東北文藝工作者協會會員。

一九五二年調東北文聯任《東北文藝》副主編,後任東北人民出版社總編輯,並出版了雜文集《感觸與聯想》。後在瀋陽作協從事專業創作。

一九五七年出版了詩集《回聲》、小說集《黎明》[3]

一九五九年,安危調回湖北作協,為專業作家。在反右傾鬥爭中,被下放到洪湖縣石碼頭勞動改造。幾年的鍛煉,使他意志更加堅強,養成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

一九六三年回省。

一九六四年參加大洪山"四清"運動。這期間,安危經常在晚間協助社隊辦好夜校,還輔導文藝骨幹搞好業餘創作。在十年動亂中,安危被扣上"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長期遭到批判。

一九七三年,安危下放到鄂西山區鄖陽縣創作組工作。

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幫"後,安危仍在基層。同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長篇小說《我愛松花江》上集。該作品以革命的激情,讚美了可愛的松花江。

一九七九年,他始得平反。

一九八一年夏回到湖北作協,擔任專業作家,並任中國作協會員、湖北文聯委員。從此,他不顧年老體弱,忘我工作,冒嚴寒,戰酷暑,下鄉走訪。他保持優良傳統,不住高級賓館,甘住農家,並四處講學,頗受人們的稱讚。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安危煥發了藝術青春,主動到農村調查訪問,體驗生活。

一九八二年冬,他頂風冒雨從隨縣調查轉回孝感的第二天,就去龍店區東山頭湖邊走訪養鴨專業戶,在鴨棚里促膝談心,了解農村的改革和巨大變化。第三天參觀了"渡口"革命舊址,下午又看了大革命時會議地址--姚家祠堂。

一九八三年為孝感文藝刊物《澴水潮》題寫刊名。

一九八四年五月應邀回孝感參加《澴水潮》作品評獎活動,在會上發表了"熱愛生活,紮根生活"為題的講演,與會者曾報以熱烈的掌聲。安危長期紮根基層,不求名利,謙虛謹慎,為文藝工作者樹立了榜樣。

安危於一九八五年元月五日病逝,終年六十九歲。

主要作品

安危,193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中篇小說《土地的兒女們》,雜文集《感觸與聯想》,短篇小說集《黎明》,長篇小說《我愛松花江》,詩集《回聲》等。[4]

自一九七八年以來,安危連續發表了以反映現實和改革為題材的作品達三十餘篇,其中有小說《黃河岸上》,散文《湖濱》、《武漢交織着我的愛與恨》,農村紀訪《過白兆山訪富》、《我的老房東》、《沖里人家》,以及詩作《八十年代的頌歌》、《這個世界永遠屬於你》、《在海口市大街上》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