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守局·悠悠疏逖皮冠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守局·悠悠疏逖皮冠守》是北宋蘇籀的作品之一。

宋代詩歌發展經歷了萌芽、繁榮,再從中興、衰落的過程,跌宕起伏,具有明顯的上升和衰敗的趨勢。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宋代詩歌具備了鮮明的特徵。其一雅俗兼備。宋代詩歌不再拘泥於上層階級或是文人雅士的單獨性文學創作,而是開始在整個社會流行開來,其逐步變成一種大眾化的文學形式。從原本的高雅形態向雅俗兼備轉變。其二宋代詩歌受到了宋代理學的影響,使得詩歌創作上具備了辯證的角度,其不同於唐詩的單一角度,而是以理性和辯證的思維進行詩文創作和詩歌主題的表達。其三,宋代詩歌的文體進一步豐富。宋代詩歌在形式結構上以五絕和七言為主。在文體上則是有了明顯的創新和發展,除了繼承唐詩的一貫文體之外,以王安石的「半山體」等最為著名[1]

守局·悠悠疏逖皮冠守

作者評價

蘇籀一生歷哲宗、徽宗、欽宗、高宗、孝宗五帝,經北宋、南宋巨大變革,特別是目睹北宋元佑黨爭、金人入侵,飽嘗亡國破家之痛。他一身正好經歷了趙宋王朝從極盛到衰微,從極衰又到中興全過程。他又出自名門,身為文豪胄裔,擅長文章,豐於著述,是蘇氏子孫兩個有文集傳世作者之一。一方面,他少承庭訓,長於詩文,暢其議論,提出發人深省的對策和方略,受知於當代文人學士;另一方面,他因身經離亂、顛連,朝不保夕,為求生存,以圖一仕,連連向達官貴人(特別是秦檜)上書求薦,表現出屈顏與媚骨,被詬於後世大人君子。

蘇籀作為一代文豪之後,具有優秀的文學才華,這是從古至今人們所公認的。可是他所具有的比較高超的政治見解,卻因其歸美秦檜和行為而被人忽略,甚至被人誣惘。我們認為,蘇籀在利祿之欲驅使下,頌美秦檜,希望得到大權在握的秦檜重用,以便進入仕途,這在氣節上固然難與他的兩位堂兄弟、蘇軾後裔蘇符和蘇籍相比。但是我們應將其不同歷史時期的言行區別對待,歷史地、客觀地看待問題,才不致於因人廢言,而埋沒其本有的嘉言讜論[2]

視頻

守局·悠悠疏逖皮冠守 相關視頻

痛心!《四庫全書》曾有7部,經歷戰亂後只剩3部半
宋代文學圈,滿滿的都是百花爭艷的氣息,文藝青年們美好時代!

參考文獻

  1. 淺議宋代詩歌的發展歷程,參考網,2017-08-11
  2. 蘇籀,咪咪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