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宇稱不守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宇稱不守衡

宇稱不守衡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發現。宇稱守恆定律是拉柏鐵1924年提出,維拉格用實驗加以證明的。宇稱是表徵微觀粒子運動特性的一個物理量。

簡介

拉柏鐵認為,微觀粒子體系的運動或布化規律具有左右對稱性。1956年夏天,楊振寧和李政道一起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在弱相互作用下,並沒有實驗說明宇稱守恆,從而大膽地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並提出可用β衰變的實驗來證明。幾個月後,即1957年1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與他的合作者在低溫下用鈷60的衰變證明了楊振寧、李政道提出的宇稱在弱相互作用下不守恆。楊、李提出的宇稱不守恆在物理學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而他們二人一起獲取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科學獎。

評價

楊振寧1922年9月22日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父親楊武之是著名數學家。1944年,楊振寧大學畢業後,在老師吳大猷教授的推薦下赴美留學,經著名物理學家費米介紹,受業於「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開始了對高能物理的研究。李政道1926年12月25日出生在上海,在西南聯大學習期間,就跟隨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研究近代物理,1946年獲取去美國公費留學的機會。195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物理助教時,李政道就提出了「李氏模型」,其後對「夸克模型」、真空等課題都有己的獨到見解。[1]

參考文獻